戒尺回归校园不可取,因现在的教师也浮燥。一旦戒尺回归不知会出啥事。
什么时候社会风气改变了,再回归不晚。
教鞭也会走私,走偏的。
有几段老师体罚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备受关注。老师对学生拥有教育惩戒权,但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惩戒不等于体罚,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把握惩戒的“度”呢?我认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来惩戒学生,都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是惩戒和体罚最本质的区别。
班上绝大部分学生的表现是令老师满意的,总有个别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对于初次违反纪律的同学,老师可以对他进行说服教育,学生往往会因为做错了事而很快认识到错误,这种教育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有的学生经常违反校规校纪,老师的批评教育效果不理想,于是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惩戒教育。何为惩戒教育呢?就是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达到引以为戒的目的。
如果把戒尺还给老师,那现时代来讲,老师只能把戒尺当作“假武器”来使用。就是只能拿在手上起到一种“威吓”学生认真“听话”的作用。但永远不要打下去。如果真打下去的话,至少有三个“坏处”:一是老师反而失去威信,你作为一个老师,不能让学生听懂你的话,甚至不听话,那是你的失职,这时候你去打学生,他会怪你“无能”。二是传播暴力,使得学生在“生活”中会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三是不合时宜,引起反抗,以前老师打学生大都是因为经济条件差,学生不得不服从,现在的学生条件好,尤其在“不懂事”阶段,不少人认为我不读书也同样生活,他根本不怕你,很容易引起反抗,造成事端。不过把戒尺交给家长,我觉得倒是很有必要。许多学生都被家长宠坏了,而家长打孩子则有一种天生的“正当性”。应该很有效。
教师不愿管学生、不敢管学生,究其原因,除了家长的各种溺爱和过分袒护之外,与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鼓吹的赏识教育、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纸上谈兵的大道理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如果说,家长是导致让“惩戒”远离教师的、远离校园的制造者,那么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则是帮凶和落井下石的人,他们有时候真的比家长更让人可恨,因为他们不但害了老师,还害了学生。
戒尺,也可以说是惩戒权,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教师是早晚的事。而老师对于惩罚力度的掌握自有分寸,自古如此。
为什么近几年,关于对学生惩戒后,很多学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结果都是以教师的道歉、赔偿,老师被不同程度地处理而告终?
一是家长的不依不饶;二是有关领导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专捏教师这个软柿子;三是风气不正;四是专家教授的煽风点火。
为什么近几年,因惩戒而伤害学生的新闻事件越来越多?一是现代网络媒体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二是私立学校的增多,它们缺乏专业的教育管理知识,一些教师的素质低下。这个原因的说出肯定会招来很多人的不认同、不满。那么如果把所有发生的老师真正的伤害学生的事情——那些着实让人不能接受的、让人愤怒的、触及到法律底线的,把它们学校的性质——公立,还是私立,标记出来,相信结果会令人瞠目结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