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孩子不懂事不成熟把事情搞砸了不要紧,家长如果能够及时采取理性成熟的应对措施,不但能够圆满处理危机,而且还能正面影响和引导孩子,坏事可能还会变成好事。题目中的家长,孩子违规使用手机被学校停课一月,最理性的做法是,自己先主动找学校老师或相关负责人沟通,承认自己对孩子的管教不严,与学校协商是不是改用其他惩罚手段或者停课时间短一点。找机会再让孩子主动向学校和老师书面或口头承认一下错误,做好保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惩罚不是目的,相信只要家长与学校积极沟通、孩子能够积极改正错误,学校是会让孩子重新住回宿舍的。只可惜,这位家长想到的不是及时与学校沟通协调,而是投诉学校。这样的自我意识与处事能力,的确令人不敢恭维...
这孩子是在上高中或者是私立学校吧。像我们学校,一公办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可没有这样的权力,让孩子停课一月,并敢劝退。
在我们学校里,尽管学校不允许孩子带手机入校,但总会有孩子因这样那样原因带手机入校,只要孩子不是上课玩手机影响学习以及影响他人,老师不会去打扰没收的,也就是说老师不会去自讨麻烦惹气生的。
如果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孩子玩手机,老师会告知班主任,班主任老师没收以后再找家长沟通,然后把手机交给家长,手机属于贵重物品,我们做老师的最终会还给家长,并跟他们说好学校的规定及处理措施,真遇到那些屡教不改的孩子,老师也只能是让家长带回家反省。
一场拼杀职场多年之后的同学聚会,饭桌上,大家互相聊天,聊家庭聊事业,真的能看出很多,当年的尖子生可能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而当年大家普遍不看好的混子生,现在却可能是风生水起,一个公司大老板,一个企业CEO。
为什么是这样?很多时候和父母,以及经历的眼界有很大的关系。
小学老师的尖子生,父母也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给孩子灌输的观念里也是做教师稳定,自己的主场总会发出不一样的自信,吸引着孩子。
而大老板混子生,父母通常也都是个体经济,商人等等,或者是家境殷实的知识家庭。
我知道 高中和私立学校也是不允许孩子带手机的,如果确实需要带手机的孩子,到校后手机由班主任老师代管。如果孩子不遵守校规校纪,那学校就有权力来处罚。我记得好多高中的孩子因为不遵守校规校纪会被学校告知然后由家长领回家,少则一周,多则上月,关键是看孩子的态度和转变。私立学校虽是双向选择,如果孩子出现问题,学校有权力让你退学,恐怕家长打12345也无济于事。
孩子违反规定带手机入校,然后又被学校处罚,希望家长和孩子好好反省及时纠正,只要积极承认错误并努力改正,相信老师不会为难孩子的,也不至于停课一月,落下课程,乃至最后家长打12345,学校干脆劝孩子退学!
总之,通过这一事件,既可以让家长反思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与不足,也可以让孩子从受到惩罚这事件中受到警醒,及时改正错误。而要想达到或者能不能达到“变坏事为好事”的目的,既考验家长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家长具有理性反思问题的能力。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担负青少年群体成长教育职能的学校,对纪律性的要求理应更高一些。学校做出的很多处理决定,都是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一目的的。孩子因违规使用手机被学校停课一个月,家长有两个方面的事情要做:一是反思自己在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与不足;二是把握契机认真教育引导孩子。但这位家长首先想到的却是拔打12345举报电话投诉学校。有此糊涂家长,养育出忤逆的孩子也不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