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消费降级了,但是我看不见得。就在昨天,美国知名连锁超市costco中文名叫做好市多,在上海开业第一天就遭遇疯抢。根据在场的人说,他们这辈子就没见过那么多人,开业仅仅半天时间,好市多就因为人太多而被迫停业。那到底是什么让这家超市如此之火爆?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便宜!
好市多主打的是仓储式购物模式,整个超市其实就是个大仓库,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节约存储成本。除此之外,好市多还是会员制,只有会员才可以进入购物,会员的价格是每年299元。那这样一来,超市的盈利点从原来的单一赚商品差价,变成了既能赚差价又能赚会员费。所以,好市多商品的价格就会比外面的超市便宜许多。
其实像这样形式的超市,在中国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像之前的麦德龙、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等等也都是会员制。这些超市进入的时间更早,但是到如今,这些超市和平常的超市经营状况差不多,并没有取得像国外那样辉煌的战绩。可能有人就会说麦德龙出现那会儿中国人钱赚的少,会员制推广不开,但今时不同往日了,会员制今后会在中国掀起一波浪潮。我刚刚也提到了,一个超市吸引顾客最根本的点就是它的价格。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好市多最吸引人的估计就是茅台、五粮液等等酒类商品了。但是这些商品基本都是限量加限购的,而且仅仅只在开业的时候有少量存货。其他的像奢侈品之类的价格和海外代购差不了多少。而诸如肉类啊,日用品之类的虽然便宜,但是便宜的价格很有限。为了便宜那么百来块钱开车来回两个小时,排队5个小时,其中时间成本也是很高的。况且这类超市的商品基本都是大包装或者是整箱整箱的。买的时候觉得便宜,但是买回家之后发现用不掉白白浪费。所以这类超市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
就目前来看,很多从国外引进的一些新的消费形式,刚开始可能会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时间久了都没有取得特别好的效果,甚至难以为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国情。就拿好市多来说,在国外很多家庭基本上是一周或者半个月去一次超市,一次都买很多东西。但中国人基本每天都要买菜,三天两头就会去超市买零食,在中国逛超市更像是一种饭后助消化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娱乐项目。所以好市多想要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做出更多本土化的调整才能脱颖而出。
而从消费者这方面考虑,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量力而行。在大量的时间成本之下,大家难免会产生“来都来了,必须要多买点东西走”的想法。但是我们在买东西之前,最先要考虑的是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些东西,而不是这些东西划不划算。如果说只是买一两件东西的话,我个人认为还是网购相对划算一些。
万里长江第一桥,南通长江大桥-南通铝箔胶带生产质量如同其桥[天
世界第一斜拉桥南通长江大桥 今年,在万里长江的入海口南通将动工兴建主跨度达1088米的双塔斜拉桥,这是继日本主跨为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