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个案子:一个人去包养女人,把钱拿去买房子,这个事情发生前又和自己的妻子离婚了,后来和那个包养的女人不和,就想要回这个房子,上了法庭,这男人输了官司,后来呢,前妻来告这个男人在婚期偷偷挪用资产,上了法庭,这个男人输了,这个时候,法院拿着判决书去包养的那个女孩家里收房子,女人把房子收回来后卖掉,把钱分一半给这个男的。
其实这个案子也可以照葫芦画瓢:这个男人的妻子可以告他偷偷把宝贝送去鉴宝节目,而且也是不知道有砸宝的游戏规则,那么这个男的肯定就输了官司,那么法院就会追到源头,要回那宝贝,可是宝贝被这游戏砸了,那就由砸掉宝贝的策划者及节目组和发起人来赔回这么个宝贝,可是古董不可复制的,那就按市场价赔偿另加一些其他什么精神损失什么的一起陪,如果不想给钱,那持宝者的妻子可以告她老公:任意做出非理性行为对国家重要古董文物毁坏罪(放弃古董的个人拥有权),这个时候,法院就会追查是谁砸的,那么王刚就要把牢底给坐穿也不得自由了。、
时针拨回2012年,河南的一位中医医生付常勇带着一件藏品——甜白釉压手杯,参加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这位藏友呢说是湾湾的一位朋友为了感谢他,而送给他的礼物,自己估值2万元。可专家看了以后,鉴定为赝品。其中翟建民专家表示,如果这一对“甜白釉压手杯”真的是永乐时候的东西,那么这对“甜白釉压手杯”真的能让付常勇成为亿万富翁。
于是,笑呵呵的王刚一锤下去,“宝物”变成废物。
这位藏友一看自己心爱的“宝物”碎了一地,他的心也碎了一地……越想越气,越想越睡不着。于是,他把北京卫视和王刚给告了。一审判决下来,北京卫视和王刚无责,该藏友继续高;二审终极判决下来,依旧判定北京卫视和王刚无责,藏友没法了。只能网上发发闹骚,偶尔提起此事还是气不打一处来。
是个人都会有看走眼的时候,《天下收藏》节目组请来的专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在某一期节目中《天下收藏》节目组的三位专家就将一位嘉宾的藏品看错了,那件藏品本是真品,节目组的专家给出的结论却是赝品,最终王刚便一锤砸碎了那件藏品。
事后那位嘉宾又找了专业的鉴定机构鉴定了那件藏品,专业机构给出的结论是真品,至于那件藏品是不是价值2亿我就不得而知了,随后那位嘉宾便将《天下收藏》节目组和王刚告上了法庭,最终的结果是原告败诉,原因是那位嘉宾在参加《天下收藏》这个节目时和节目组签订了协议,按照协议的规定,只要节目组的专家判定那位嘉宾的藏品为假主持人王刚就有权砸碎藏品。
此事件发生后《天下收藏》的收视率有所下降,毕竟节目组请来的专家确实是有失水准,一方面没有人再愿意拿着藏品去鉴别(谁也不愿意自己的收藏的真品被砸碎),另一方面观众也对这档节目失去了好感和兴趣。
对于此事,我个人觉得王刚算是一个无辜者,毕竟其只是一个主持人,其只是砸藏品的执行者,即便不是王刚,换做别的主持人来主持那档节目那件藏品还是会被砸碎,所以那件藏品被砸碎的始作俑者是那三位专家,是他们的失误才导致了一件价值连城的藏品被毁,当然在协议的庇护下他们也没有为自己所犯的低级错误买单。
当然,有些朋友会觉得那个提供藏品的嘉宾也挺无辜,他确实挺无辜,但也没那么无辜,毕竟在参加这个节目前其是了解了自己所签协议的内容的,其应该预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其之所以愿意承担这个风险不也是为了利益,毕竟在这个节目中被专家认可的藏品都享受了免费的宣传。
如果我有一件藏品的话,我是断然不会去参加这个节目的,即便这个节目可以帮我宣传我的藏品,我也不愿意去冒那个风险,古董鉴赏本身就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即便是顶级专家多半不敢保证其不会出现一次失误,一旦失误发生那损失不可估量。
总之,王刚在《天下收藏》节目中确实砸碎了一件价值连城的藏品,但王刚和节目组并不用为此负责,因为藏品的所有者和节目组签订了协议,协议里写的清清楚楚,只要节目组的专家判定藏品为假王刚就可以砸碎藏品,对于那件被砸碎的藏品,我们也只能说:“可惜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萨沙不懂古董,但做一些珠宝的生意。
我自己做的是现代珠宝,不存在古董一说。
不过同行里面,有做一些古代珠宝首饰的老板。
他们私下说,这一行的水非常深,市面上绝大部分的货都是假的,或者虽然是真的但并不怎么值钱。
而文物鉴定这种东西,其实就算他们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老行家,最多只有七八成的把握。
具体涉及年代这些东西,最好还是取样做科学鉴定,靠人眼是看不出来的。
王刚砸“甜白釉压手杯”的事件,其实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