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便血不同的原因
便血是指排出的粪便混有血液,或便前、便后带血。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便血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但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特别多,也可出现便血。此外,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便血。根据便血的颜色、性状及伴随症状,可初步判断出血的来源部位。
1、鲜血
大便中有新鲜的血液属于急性出血,血液从血管里面流出来,短时间内会通过肛门跟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或者大便后血液会直接流出来。流出的血液就如同外伤出血,一般颜色呈现暗红色或者鲜红色,大约10分钟左右就会凝固成血块。
内痔以及混合痔都会导致大便中有新鲜血液或者便后滴血,外痔一般不会有大便出血的情况。患上肠息肉时会出现无痛性的大便出血,排便的时候会流血,当排便结束之后流血停止,血液一般不会和粪便混合在一起。
2、黑便
血液在肠道里面停留时间太长的话就会形成黑便,因为在血红蛋白里面含有的铁,在胃肠道里面容易和硫化物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硫化铁,所以让大便呈现柏油样的黑色。
大部分黑便是因为上消化道出血所引起的,只需要几毫升的血量就会让大便发黑,常见的有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溃疡以及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另外所吃的药物和食物会引起假黑便的问题。
3、脓血或者粘液性血便
大便里面既有浓粘液也有血液时,这提示着直肠或者结肠里面出现了炎症或者肿瘤。当患上直肠癌时血液呈现鲜红色或者暗红色,粪便里面伴有黏液。当患上结肠癌时会出现大便出血而且血液发黑暗。当出现溃疡性结肠炎时会出现脓血便,同时伴有下腹部以及左下腹部的疼痛。当肠道受到感染时也会出现此问题的产生。
贵阳东大肛肠医院提醒您:如果出现这些便血情况,很可能是病魔找上身了,切勿以为小事而不去医院检查,一定要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尊崇医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量减轻病痛、减少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