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对月饼的记忆是童年青红丝的酸爽还是前两年
小龙虾味的奇葩,在中秋节约定俗成地分享月饼,相比对口味的追求,更像是延续在基因里的生活惯性。
中秋节倒计时16天,
又到了要吃月饼的时候。 吃月饼,好像感恩节要吃火鸡一样,早就成了仪式化的象征。 虽然说一般把传统月饼分为广式、苏式、京式、潮式四大类,其实祖国之大,根据馅料和饼皮的细小差别,月饼变化还要更加丰富。
中秋节倒计时16天,又到了要吃月饼的时候。
吃月饼,好像感恩节要吃火鸡一样,早就成了仪式化的象征。
虽然说一般把传统月饼分为广式、苏式、京式、潮式四大类,其实祖国之大,
根据馅料和饼皮的细小差别,月饼变化还要更加丰富。
党同伐异的月饼战争因此奠定了基础:南咸北甜,广式VS苏式,酥皮VS水皮,当然,还有人把吃月饼视作负担,一概不理的。
曾有人说,为什么不能把月饼做得和包子一样家常好吃?
月饼真不是包子等凡俗之流可比的。月饼要用专门的模具压制,光是刻模具就是门学问。绝不是人工捏几个褶子、刻几道花纹就能向月亮敷衍了事的。
《风味人间》里这段旁白,更好地说明了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月圆之夜,中国人的祖先把食物做得色形美好,装点每个生命的悲喜和祈愿。」
更像是延续在基因里的生活惯性。
在杭州没人不知道知味观,正如哈尔滨没人不知道老鼎丰。
这个哈尔滨人尽皆知的月饼品牌,其实是1911年俩绍兴人闯东北时带过去的。南方制作糕点的精良手艺,遇上东北的地道物产,演变成哈尔滨人记忆里的月饼。
五仁、百果自然是经典款,枣泥月饼,用的东北产的大枣;青红丝,也是用的真果脯,要不说东北人实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