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孕的最後幾個月,乳房可能就會分泌少量的初乳,這些黃色的粘稠物是寶寶最早的營養,在寶寶出生後,寶寶的吮吸會刺激媽媽乳頭上特殊的神經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會將信息發送到大腦裏的腦垂體,分泌泌乳素,促使乳腺分泌更多的乳汁。
每次喂奶時,寶寶喝到的第一口奶叫前乳,比較稀薄,有點像脫脂乳,隨著寶寶的吮吸,乳頭上的神經傳感器會刺激腦垂體分泌另一種激素,就是催產素,這種激素會刺激乳腺周圍的彈性組織像橡皮筋一樣收縮,擠出更多的乳汁和額外的脂肪,這時的母乳叫後乳,含有更高的脂肪和蛋白質,也更有營養,後乳是成長專用的乳汁,所以,每次喂奶盡量時間長點,讓寶寶吃到更多的後乳。
催產素反射也可通過對孩子的存在或哭聲形成條件反射,直接由大腦皮層的興奮來激活催產素的釋放,所以也常常見到,孩子尚未吸吮,母親的乳汁即溢流出來的現象。結合以上泌乳及排乳的生理機制,嬰兒的吸吮是刺激催乳素、催產素分泌及釋放的主要沖動,越頻繁有效的吸吮泌乳越多,排出越暢。相反,如不吸吮或吸吮次數少,或吸吮姿勢不對,未能達到有效的刺激,會使乳汁減少。母親的泌乳量可隨孩子的需要量而逐漸增加,乳房是一個供需器官,可以滿足孩子的需要,據統計產後一個月乳量可達每日750~1000ml,如為雙胞胎乳母乳量可超過1000ml,而滿足孩子的需要。
其實在孕期的時候,已經有乳汁的分泌了,但是很少有分泌出來,有些孕媽在孕期的時候,會有乳汁分泌出來,但是有些孕媽就是沒有見過,這跟孕激素和雌激素、催乳素有很大的關系。
在女性剛剛懷孕的時候,身體開始分娩很多的激素,首先有孕激素、雌激素,而孕激素可以讓孕媽的乳房得到二次的發育,很多的孕媽都會驚喜的發現自己的乳房變大、變軟,而且伴隨有著刺痛感,乳房的刺痛也是孕媽懷孕的信號燈,在整個孕期來說,孕媽的孕激素和雌激素是伴隨整個孕期,而且全程抑制催乳素和催產素的分泌,所以孕媽在孕期有乳汁,但是被孕激素和雌激素壓制了。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孩子還沒出生之前,母乳就已經存在於媽媽的乳房裏了。這也是懷孕期間孕婦乳房為什么會脹痛的原因。
在懷孕七八個月的時候,孕婦就能感覺乳頭有時候會分泌出液體,其實那個就是早期的奶水(量不多並且顏色發黃清淡)。
人體乳腺的生長發育要經曆4個不同階段,即乳腺發育期、泌乳啟動期、乳汁生成期和退化期。泌乳啟動期又分為兩個階段:乳腺分化期( 泌乳啟動Ⅰ期 )和乳腺活化期( 泌乳啟動Ⅱ期)。乳腺分化期是指孕中期到孕晚期階段,乳腺組織的上皮細胞分化為分泌細胞,分泌活性升高,腺泡中脂肪球、乳糖和蛋白質水平增加,被稱為乳腺分化期( 或泌乳啟動I期)。這一時期隨著乳汁分泌,腺泡腔擴張,但是並沒有乳汁排出。
產後胎盤娩出,抑制催乳素發揮分泌乳汁作用的孕酮水平急劇下降,是乳腺活化啟動的觸發點,此外還需要足夠的催乳素、胰島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
產後第3-8天左右乳腺開始大量分泌乳汁,稱為乳腺活化期或泌乳啟動Ⅱ期。
在泌乳啟動前(產後的前3-4天),乳腺分泌細胞間的旁路途徑間隙較大;而在哺乳期,乳腺分泌細胞間出現楔形蛋白質,稱為橋粒,這種致密連接導致乳腺分泌細胞的旁路途徑關閉,隨後開始表現為大量泌乳的啟動。
泌乳Ⅱ期,母乳成分合成增加,尤其是乳糖合成。隨著乳腺細胞旁路途徑關閉,合成的乳糖等成分無法通過細胞旁路途徑進入血液,因此留在腺泡腔內。由於乳糖是腺泡滲透壓的決定因素,乳糖合成增加促使水分滲入腺泡,以保持腺泡內外的滲透壓的平衡,這一過程既保證了大量乳汁分泌,又使一些被稱為“泌乳標志物”的乳汁成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初乳變為成熟乳。乳汁分泌迅速增加,產婦乳房突然感覺充盈,即生理性乳脹。當然,也有少數新媽媽沒有發生生理性乳脹也能成功產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