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为光复燕国做出了很多牺牲,为了娶西夏公主为妻,不惜放弃了表妹王语嫣,段誉并无招选驸马的意思,但是为追寻王语嫣的足迹才跟着去了西夏国,段正淳务必让段誉娶西夏公主为妻,好让西夏和大理结为姻亲之国,但段誉心中只有王语嫣,不肯放弃心中所爱,去和别人争夺驸马。但父亲有命,段誉只能硬着头皮去西夏了,在他心目中王语嫣比西夏公主重要的多了。
【天龙八部】不愧为金庸的一部力作。书中虽然有艺术元素,却也有历史根据。江南慕容世家,确实是燕国皇室。【燕云实录】载:慕容博确系燕国最后一位国君慕容良的27代孙。隐居江南,富可抵国。
慕容博娶王谢第32代后人王瑛为妻,生慕容复,王瑛兄妹二人,王家富甲天下,王瑛兄长王征,就是王语嫣之父,王征娶武林第一美女为妻,生王语嫣。王征英年早逝。王征兄妹皆早亡,【天龙密录】载,王家有遗传病史,王征29岁发疯而死,王瑛也死于25岁。
慕容复疯了,不是因为失败,没能复国。是遗传病,遗传了他母亲的基因。段誉没有和王语嫣结婚,虽然深爱王语嫣,在慕容复发疯一年后,王语嫣在一天夜里忽然发病,虽然有天龙寺高僧用无相神功安神,终归无效,虚竹请来华佗37代孙华天佗,准备给王语嫣进行开颅术。华天佗和段誉,虚竹经过讨论,决定先通过慕容复做个开颅试验,观察疗效如何。
他们在海边找到慕容复时,已经疯狂不堪。段誉,虚竹把慕容复绑在石头上,华天佗拿出斧头,一斧子劈下,也没任何麻醉措施,华天佗用力过猛,把慕容复头颅劈成两开。当场去了西天。只能以医疗正常死亡为由,给了阿碧300大洋作为补偿。
段誉现在才明白曹操为什么不相信华佗,如果当初曹操让华佗开颅,恐怕会死更快。段誉和王语嫣有情人终未成眷属。段誉伤心欲绝。直到47岁,遇到了15岁的少女瑶程程,居然又一个神仙姐姐,两人相爱难舍,直到有一天,段誉看到瑶程程的一块玉,知道是乔峰之物。细问程程,才知道当年阿朱被乔峰降龙十八掌打断经脉而死,阿朱死后的八个小时,居然生下她和乔峰的孩子,也是这孩子命不该死,居然被少林寺方丈悲苦大师救下,带回少林寺,让山下的瑶氏夫妻养大成人,被扫地僧收为弟子,神功比其父乔峰,青出于蓝胜于蓝。放眼武林,无人能敌。
虚竹被选为驸马之后,西夏公主感觉有愧于段誉,毕竟段誉身为王子白跑了一趟,并且还是虚竹的结拜兄弟,所以就把自己贴身侍女晓蕾,代替自己嫁给段誉为妃,意图拉拢段誉,成为姻亲之国,二嫂所赐段誉自然不能拒绝,灵鹫宫梅兰竹菊四大美女也一并送给段誉了,免得他们在虚竹身边威胁自己的地位,毕竟虚竹是有前科之人,指不定哪天又和别人来个冰窖三日相会,所以梦姑不得不提防这种事情的发生。
旧版是段誉娶了王语嫣,没有和她那些堂妹,或者说是族妹(不是表妹)在一起。
而“新修版”中,因为读者普遍认为王语嫣冷酷薄幸而自私,对段誉太过无情,于是金庸顺应民意做了改动。同时金庸加入了所谓“心魔”的概念,说明段誉爱的并不是王语嫣,而是无量山洞中的石像,王语嫣不过是自己心魔的替代品而已。
后来王语嫣为了找到“不老长春功”,打破了石像,段誉顿时清醒,王语嫣只好回到慕容复身边。虚竹赠给段誉西夏公主身边的侍女晓蕾作为妃子。
段誉娶了三个老婆,分别是木婉清(贵妃),钟灵(贤妃),晓蕾(淑妃)
王语嫣自从有了第一根白头发之后,感觉自己容颜易老,逐渐对逍遥派的武功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天山童姥的不老长春功,童姥九十多岁的高龄,依然保持着少女的容颜,这无疑对爱美的王语嫣产生了巨大的诱惑,所以才要求段誉找到逍遥派的不老长春功,然而在不老长春谷内的秘籍,早已被逍遥子拿走了,她们只能去大理无量山中,看一下琅嬛福地之中是否能找到这本秘籍。
看了很多说法,旧版也好新版也罢,段誉娶谁个人觉得被商业化了,不是金庸本意了。我建议提问者把问题改成 段誉娶了王语嫣婚姻生活是否会幸福比较有说头,或者段誉和慕容复谁更适合王语嫣?一般在人设之上讨论小说人物比较有意思,因为既能体现原著作者对小说人物解读又能把小说人设更完善,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