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2015年1月,依托京东集团在宿迁投资项目而打造的现代化全产业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中国产业园成立,仅用了6个月该园区就成为商务部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2019年,园区企业达500多家,电商交易额突破6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5亿元,吸纳就业人员超过3.5万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园区经济更是发挥出巨大的潜能,1-4月电商交易额突破247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税收9.4亿元,同比增长36%。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宿迁速度”,让宿迁产业集聚成效显著,品牌效应凸显?
找准发展优势打造发展平台
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按照“以企业为主体,以人的需求为导向,以电子商务产业为特色”的要求,切实做好产业培育、项目建设、政策激励和公共服务,在提升园区乃至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负责人强调,要不断强化对产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始终把自身特色产业的培育集聚放在首要位置,确保在新时代始终站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沿和潮头。
园区与京东集团开展多方位深度合作,重点推动大数据、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产业落地。
在打造全产业链方面,园区始终致力于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构建电商产业生态链,逐步形成了以呼叫客服为基础,涵盖电商平台、物流仓储、互联网金融等的电商全产业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客服呼叫中心定位宿迁,与大城市相比,人力成本下降40%,房租成本下降70%,仓储成本下降60%,成本优势明显。
在服务企业主体方面,园区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企业痛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佳、成长性好的领军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上市等方式鼓励企业实现梯次发展和集团化发展,扩大和提升企业规模和竞争力。截至2019年年底,入驻园区企业超过500家。
此外,上述负责人表示,还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抓好项目推进,增强发展后劲。
在产业配套项目建设方面,京东智慧全国运营调度中心、筑梦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投入使用;智慧云谷一期、京东智慧城等项目快速推进,项目建成后园区承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在生活配套项目建设方面,园区建设的城市之家涵盖健身房、创客咖啡、餐饮、娱乐、诊所等设施,还建设了大剧院和综合服务场馆等。
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保障
政策的激励夯实了园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在机构设置,还是政策资金方面,园区都得到了来自省、市、区各方的大力支持,并且把电商产业作为全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园区相关负责人看来,做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强化服务、人才支撑和政务服务等公共服务,才是增强园区发展的保障。
园区内的宿迁市服务中心引进了京东、三夫户外、千山资本等知名电商企业和投资机构,可为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宿迁互联网人才交流中心则真正实现了企业与人才的无缝对接。同时,促进校企合作、拓展实训基地等也为园区企业提供了紧缺适用型人才。
此外,园区优化孵化场地,完善从入孵到出孵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吸引创投基金等资源,提供技术、投资融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服务,以降低创业成本,促进企业成长。
在政务服务方面,宿迁市宿豫区政务服务中心迁入园区,坚持以减项目、减程序、减资料、减费用、减时限“五减”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压缩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减少收费项目,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园区协调争取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在宿迁设立商标直报点,通过相关程序,企业新品上市可由原来需要10个月左右的商标申请时间缩短至3天左右即可在京东商城上开店销售。
日前,江苏省副省长惠建林在宿迁产业园区调研时表示,宿迁拥有良好的电商产业基础,希望进一步抢抓互联网机遇,充分发挥京东等电商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持续推动实体经济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优质电商企业集聚,真正把园区打造成电商产业新高地、大众创业新基地、创新发展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