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蔓延状态下,鞋服等非生活必需品订单断崖式下滑,而防疫用品的需求却与日俱增。疫情期间,不管是在国内电商平台还是国外电商平台,口罩的关键词搜索量都呈指数型增长。在跨境电商领域,与疫情相关的一系列周边产品,如手套、温度计、消毒液等健康品类,已成为现阶段卖家讨论的核心。
几大跨境电商平台严格管控
“国外疫情严重,鞋服订单普遍减少了五成以上。”一位泉州跨境电商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跨境业务惨淡,而员工薪资、办公租赁、库存等压力巨大,不少卖家都开始转型卖等防疫物资,少数甚至因违反平台规定上架相关产品而被罚。
不过,口罩出口也并非一片坦途。
自全球疫情暴发以来,有能力快速转产的企业,纷纷转产疫情防御物资以应对国外疫情所需。虽然企业转产相对较为容易,但电商“转卖”问题却来了,记者了解到,针对防疫用品销售,此前,各大跨境电商平台都出台了相应的规则。全球几大主流跨境电商中,亚马逊、eBay等平台宣布禁止或部分禁止售卖疫情相关产品,而速卖通、Wish等平台虽然可以销售,但也对相关产品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
以卖家入驻体量最大的亚马逊为例,亚马逊在其网站上屏蔽口罩、洗手液等与新冠病毒相关产品的新品上架,且不再接受这类产品的销售申请。eBay平台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多个站点已禁止销售防疫用品,禁止卖家刊登包括N95/N100和医用口罩及外科口罩在内的口罩、洗手液/洗手凝胶以及消毒湿巾等商品。
中国海关监管政策更加严格
除了亚马逊、eBay等平台的禁售政策,以及美国等对于中国标准KN95口罩接受政策的反反复复,中国海关监管政策也更加严格。
3月31日晚间,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自4月1日起,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线体温计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须提供书面或电子声明,承诺出口产品已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近日,海关再次发布公告,4月10日起,口罩等19个(医疗物资)商品编码项下实施出口法检。口罩等防疫物品进出口监管更加严格。
业内人士分析,海关此举实际上也是为了规范目前国内物资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乱象。在海关53号公告的约束下,必定会有许多企业将被商检门槛拒之门外,但对于老牌企业而言,生产质量过关的企业,其实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在产能允许的情况下,抓好质量是现阶段最需要重视的方向。对贸易商而言同样如此,口罩的进货成本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重要的是质量和认证,“内外收紧”的政策将倒逼生产贸易各环节紧守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