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光,主任医师,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主任,从事儿科工作30余年。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他说:“我觉得做医生是很幸福的。”
吕主任给人的感觉就是:乐观、简洁。谈到他的职业,他笑着说:我觉得做儿科医生是最好的职业,每天见的都是天真烂漫的孩子,听着孩子们叫爷爷,那种童真倍感亲切和幸福。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祖辈悬壶从医,自幼酷爱医学。23岁随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刘渡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并深受刘渡舟教授的喜欢和教诲。在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脑发育不良、儿童智力低下等儿科疾病的治疗上有丰富经验。采用“三维一体”脑神经递质平衡体系,中西医结合诊疗、配合康复训练、心理家庭治疗等三维一体综合干预诊疗手段,为患者确立最佳治疗方案,标本兼治,让广大患儿家庭真正受益。
暑假期间,吕建光主任在每天早上的查房中了解每个孩子的康复情况,其中一位家长田田妈妈欣喜地向吕主任反映说:今天儿子田田摇头和耸鼻子的抽动症状明显好多了,八点写作业,注意力也集中了,写作业的效率提高了。
小朋友的进步让爸妈很惊喜,同时也很欣慰。
妈妈问:“但为什么孩子明明是抽动症,怎么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而且还爱发脾气呢?”
原来田田6岁多的时候诊断出抽动症,治疗了一段时间,情况有改善,就没有继续治疗了。
后来田田抽动症又复发了,症状还愈发加重。田田爸爸带他去当地医院看诊,又开始吃药,效果不好。
真是祸不单行!田田同时还出现了注意力差、多动,学习困难的情况。
妈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吕建光主任经过详细的问诊,也给了妈妈答案。
吕建光主任告诉田田爸妈:
一、单一的药物治疗对孩子的帮助有限
抽动症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在病因病理上有差异,病情轻重也不同。而且我们接诊到的不少抽动症孩子体质本来就偏弱,不建议单靠吃药、一味用药。不管是西药还是中药也都不建议,长期吃,反复吃。
最后吕主任为田田制定了综合的治疗方案,采用“三维一体”脑神经递质平衡体系,中西医结合诊疗、配合康复训练、心理家庭治疗等三维一体综合干预诊疗手段,治疗后,妈妈对干预的效果很满意。
二、田田是抽动症伴多动症
注意力差、多动,学习困难、脾气暴躁这些情况,是很多抽动症小朋友都会出现,在医学上叫做共患病。它进一步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抽动症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还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给治疗和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在临床中,79%的抽动症孩子都伴有各种共患病。它们如同孩子健康的隐形杀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难治疗。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吕建光提醒各位家长:
田田抽动症总是反反复复,随着病程延长,又被多动症缠上了,孩子学习很难不受影响。
看到田田的干预效果后,爸爸妈妈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希望孩子在接下来的恢复情况越来越好!
那么,田田是用了哪些治疗方法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抽动症是什么?常见的发病年龄,有哪些共患病?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起病于儿童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起病年龄2-21岁,以5-10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10-12岁最严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其次,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哪些治疗方法?
“三维一体”脑神经递质平衡体系,中西医结合诊疗、配合康复训练、心理家庭治疗等,以复合、动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为患者确立最佳治疗方案,标本兼治,让广大患儿家庭真正受益。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吕建光提醒:抽动症、多动症无法自愈,随着时间迁移,症状还会蔓延,孩子抽动、多动容易受到群体歧视,影响学习成绩,如果您的孩子有抽动、多动表现,请您及时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