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的孩子荃荃上二年级,妈妈觉得越来越管不了她,无论妈妈说什么,她总有一车话等着驳斥妈妈。妈妈试过讲道理,也试过强迫她服从,但都不管用,荃荃好像上瘾了似的,每天不怼妈妈一次就浑身不舒坦。
瑄瑄是Coco的好朋友,不过最近他俩闹翻了,原因是瑄瑄突然迷上了给同学起外号。每天Coco放学时,瑄瑄都叫着他的新外号取乐,Coco生气极了,干脆不跟瑄瑄一起玩儿了。
表妹小茗每天都不让妈妈看他的作业,总说自己能写好,但每次老师批回来的作业中都有一大堆的错误,妈妈想要辅导她一下,但她特别抵触。
《陪孩子度过7-9岁叛逆期》的作者资深家庭教育研究员李静这样说:其实,这些所谓的“叛逆”“不听话”都是孩子向我们发出的抗议信号,他试图向我们传达这样的心声:“我已经长大了”“我需要更多的自由”“我想独立成长”。
由此可见,孩子顶嘴,是想要在自己的生活中争取一些掌控权;孩子爱给同学起外号,是在摸索社交规律,希望在交往中带领节奏;孩子明明做不来还要求自己完成,是想要独立成长。这些是孩子们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值得我们欣喜的。
孩子突然变得不顺南不顺北的,家长都会比较恼火,甚至是怀疑自己的教育是否是失败的。有一次,我对Coco大发雷霆之后,突然发现,我恼火的可能不是他的“叛逆”,而是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失败。这种“我养了七年,怎么养出这么个孩子”的想法,才是我恼火的根源所在。
了解到孩子叛逆背后的原因后,我再面对孩子就没有那么多火气了,通常能够反思是不是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决定权。因此,当孩子叛逆顶嘴时,家长一定要记起孩子这是在经历“儿童叛逆期”,只要我们能正确解读孩子的心思,就不会因为孩子的不良表现而焦虑不安啦。
周末,爸爸和Coco为“什么时间写作业”争吵起来,爸爸觉得应该先写作业,Coco就想把作业留到晚上再写,我听到哭声赶到客厅时,只听Coco哭着吼道:“我为什么就得听你的?”
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意识到,他不是一定要挑战爸爸,也不是死活唱反调,他就是想要自己做主,哪怕这个决定看起来不那么好,但是自己的决定就好。于是,我赶紧拉开他们,让Coco去小书桌上看一会儿漫画,让爸爸去客厅喝杯茶……
过了半小时,Coco出来说:“好吧,爸爸,听你的。”
我说:“为什么又听爸爸的啦?你不是想晚上写么?”
Coco:“既然爸爸这么生气就听他的吧。”说完不情不愿地去拿作业本。
我:“宝宝,你是不是想要自己决定?”
Coco:“对,我的作业,我就是想听我自己的。”说完这句话他突然就哭了。
我安慰了他,并对他说:先做作业后玩,这是爸爸多年学习摸索出的经验和习惯,他爱你,想要帮助你,所以把最有效的方法推荐给你。但你可以自己摸索和尝试,总结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但有个要求,你不能把作业拖到晚上,如果做得慢会影响入睡时间,你最晚要在六点前完成作业。
Coco破涕为笑,很开心地答应一定在晚上六点前完成作业,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去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