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秋冬季易发肛周脓肿。“燥”为秋季的主气,以消耗人的津液为主,常伴有上火、便秘等现象。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大便干燥,干硬的粪便排出时可能撕破肛瓣和擦伤肛门皮肤,细菌容易从伤口进入引起感染,并形成脓肿。
“感染是引起肛周脓肿的主要原因。”朱主任表示,肛腺感染,是肛周脓肿最为常见的原因。另外,炎症刺激也可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压破肛腺管,肛腺液潴留感染形成肛周脓肿。此外,肛门周围皮肤的疾患,如化脓性汗腺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等皮源性感染也可引起肛周间隙的脓肿。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全身虚弱,抗感染的能力低下,可并发肛周脓肿。
朱主任介绍,肛周脓肿在病理上分为炎症浸润期、化脓期、破溃期三个阶段,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肛门疼痛、排便困难常伴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局部可有红肿波动感等。但由于脓肿发生部位不同,其症状、体征也各有特点。
肛门周围脓肿: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全身感染不明显,局部主要症状是疼痛,胀痛、跳痛,排便时加剧,肛旁红肿,硬结,化脓时有波动。
坐骨肛管间隙脓肿:又称坐骨直肠窝脓肿,比较常见。病人周身不适,发烧、寒战,严重可有败血症,局部症状明显,疼痛难忍,坐立不安,也可引起排尿困难。检查可见患侧发红肿胀,双臀不对称,可触及硬块和压痛,甚至波动感。还有肛门括约肌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高位肌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治疗方式: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辨证施治,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可通过内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祛淤,软坚散结,以消为主,中期扶正托毒,后期脓尽正虚。也可采用外治
熏洗法:用苦参汤、祛毒汤熏洗,消炎止痛浸膏洗药坐浴。此外也可用药物外敷法,初期使用黄连膏、市肛肠医院研制的冲合膏外敷。还可以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肛周脓肿一旦成脓,应及时切开排脓,手术方式因脓肿部位不同而异。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后,绝大多数形成肛瘘,故有医生采取切开引流加挂线术,致使脓肿完全敞开,引流更通畅,避免二次的肛瘘手术治疗。但如果脓肿手术中找不到内口,故不宜一次性切开手术,否则易复发。
包头东大肛肠专科医院专家提醒:肛周脓肿很多人会把这一症状归为发炎,认为过段时间就会自行病愈的,其实不然,肛周脓肿不及时予以治疗或调理的话,病情很容易加重且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及时治疗肛周脓肿才是恢复健康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