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大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人们普遍喜欢吃辣,而东南地区则不喜欢辣食。然而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两个区域的痔疮发病率有大的差异。但为何有此误区产生?对一些平时不吃或很少吃辣的人,突然大量进食,这就可能会出现问题了...
除了吃辣这个误会,在痔疮问题上,还有类似常见的误区:
误区:不疼不痒,肯定没有痔疮吧?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哦!有些患者来诊,一检查是挺严重的痔,但他(她)却说:“我从来不痛,怎么会有痔呢?”不痛不一定就非痔,痛也不一定是痔。痔最常见症状是出血和脱垂,一般不痛,只有伴血栓水肿急性发作才会痛。
误区:大便带血,就一定是得了痔疮?
80%的时候是这样,痔表现为无痛滴鲜血或喷血,但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直肠溃疡也可能会出鲜血,临床必须加以鉴别。肛裂是疼痛合并出血;息肉出血量少;低位直肠癌会伴黏液,同时血会残留肠腔,这时做个指诊能马上明了;直肠溃疡会伴下坠、里急后重。
误区:便秘会得痔疮,腹泻不会了吧?
便秘容易得痔,所以许多人误认为只要大便不干燥或腹泻就不会得痔,其实腹泻也是痔疮的一个重要原因。腹泻蹲厕的次数会增加,腹泻多是肠炎造成,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会造成肛门直肠局部血管变脆弹性下降,痔疮形成。
误区:小孩子肯定不会得痔疮?
我们只能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痔疮的发病率也会上升,但这并不代表小孩子就不会得痔疮。在临床上,有一些体质瘦弱或者伴有便秘的小孩,在排便时肛周会突出紫色的泡泡,这就是静脉曲张所导致的外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