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原本就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包含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等多门艺术的统合表现形式。现在老一辈的人认为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而目前大部分人的认知其实都停留在老一辈上面,这是事实,虽然身在宅圈的人以为动画已经普遍被广大人群接受,但其实并没有,从目前并不完善的审核制度以及被投诉暴力不可取就要禁播的大环境来看动画还是被认为是喜羊羊的那种低龄无害的动画片;
动画中原本就包含有漫画的意思,所以动画可以称呼为动漫。动漫就是动画与漫画的结合,“动漫”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动漫咨询杂志《动漫时代》,随着国内ACG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采用“动漫”这一概念,开始把单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叫做动画,而那些具有深意,小孩子未必能懂的动画成为动漫,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动漫都可以是儿童向作品,很多给小孩子看的动画其实都可以叫做动漫,比如日本动画《数码宝贝》;
同样的单纯的动画也可以被称为动漫,比如日本I.G社原创作品《罪恶王冠》,其中的复杂心理变化以及人物的内心成长可是一大看点,作为原创作品可没有漫画,但同样的《罪恶王冠》被称为动漫,所以把动画称呼为动漫是合情合理的。
动漫并不是动画却包含动画。动漫(Animation & Comic)是动画与漫画的合称,取这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称为“动漫”,更多是指涉及动画、漫画的文化,不单单指其中的动画或者漫画。
简单的关系整理是动漫是包含动画的区间,而动画只是区间里面的一个数值,所以动画可以称为动漫,但动漫不可以称为动画。以国漫为例,国漫在00年代的时候国漫代表着中国漫画,在10年代被称为国产动画,在14-16年被称为国产动漫,事实上如今还有中国动漫类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漫商业文化圈的称呼,其中包括的内容从漫画到动画再上升到整个文化圈,其代表着的是递进的扩展关系,你可以说某部作品是国漫,但国漫绝不只是某部作品。
动漫就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和缩写,绝对没有所谓中国的叫动画,日本的叫动漫这样的说法(至于所谓漫画改编动画的叫动漫或者会动的漫画一说就更加站不住脚了,如果有此一说为何漫画改编动画叫动画化而不叫动漫化?难道所有的业内人士都是小白?分不清动画和动漫?这种可能性你认为有多大?),在专业领域内是完全得不到承认的,动画和漫画原本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动画属于电影的范畴,而漫画作为通俗文化完全起源于绘画,但是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大同小异,都是借由绘图来进行表达,所以如今将两者归为一类,合称为动漫(动画和漫画都是“使用绘画来表现的时间艺术”,唯一的差别是漫画的时间是在“读者侧”,而与之相对,动画(或者电影)的时间则是在“作者侧”。换句话说,漫画的一页是花一秒去读还是花一小时去读都是读者的自由,而电影和动画则基本上“作家意向的时间=观众的时间”。这是二者决定上的区别,但是不管如何“试图在视觉上表现时间”的动机是一样的)。当然这个只是最粗浅的解读,要是详细划分的话动画和动画片的概念也是完全不同的,动画就是基于“让本不能动的东西动起来”这一朴素的愿望而产生的一种技术。而当动画作为技术一旦确立,便开始考虑如何让动作更加流畅、怎样设置变化的轨迹等等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差异将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尤其是不同的审美感受,于是动画便成为了一种艺术。这个过程是自然的,就像任何其他艺术形式的产生过程一样,实际上任何艺术总是会经历这个从技术到艺术的转变过程的。但是请注意:动画在从技术向艺术的转变中,不涉及也不应被认为涉及任何诸如剧情或者蒙太奇等的影视元素的加入。动画与动画片的差别就在于动画是作为一种单纯的技术或者单纯的艺术而存在,还是和影视等其他艺术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复合艺术。换句话说,用到动画技术的影片不一定是动画片,但是动画片一定是以动画技术为主题的影片。动画中还有所谓的动画本体论(包括:材质本体论,电影本体论,逐格拍摄本体论)目前还有不少的动画理论研究者在研究,不过中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停滞了。别看现在都是动画,可是动画也是千差万别。而动漫不过是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词汇。希望对LZ有帮助
漫画是日本的一种独特文化,不同等级的漫画在日本收到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们的痴迷。日本动画是绝大部分慢画杂志的视听作品,最接近日本动漫的是漫画,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总称,
在中国就不样,中国只有动画,对于漫画,不同于日本人那么热衷,这是不同名族文化所决定的。
我觉得,国内的动漫领域也正在迅速崛起,咱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的是国人们对于本土文化的发扬和鼓励发展,其实现在这个时代很有利于国内动漫的发展,有好的平台能够展现,眼下最为关键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努力,能否在国内动漫发展事业中添砖加瓦,对于国内动漫事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