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胡雪岩跟朝廷就是做这样的生意!而这个生意还是左宗棠牵线的!
天时,地利,人和俱全,胡雪岩想不发达都不行!于是,生意越做越大,赚的银子越来越多,富可敌国!
没有想到,正是银两太多,又涉及朝政之争,官至二品,赏穿黄马褂的胡雪岩倒在银子面前!
我们无法知道胡雪岩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是否遇上了这种女人,也无法知晓胡雪岩是否将自己的不幸归罪于这种艳遇。或许胡雪岩临终前所说的“勿近白虎”就是这个意思,但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也就当不得它是真的。
我更愿意相信另一种说法,就是胡雪岩所说的“白虎“,既非白花花的银子,也不是白虎女子,而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类人。
这种人既有官场背景,又和西方列强相勾连,能力之大,绝对可以一手遮天。其代表人物就是胡雪岩晚年最大的对手盛宣怀。
胡雪岩自幼家贫,早年丧父,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从扫地打杂做起,直到做到钱庄的伙计。也正是在这个钱庄里,他因为勤快能干,头脑聪明,深得掌柜的赏识。在他的帮助下,胡雪岩得于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并在随后的发展中生意就像滚雪球般愈来愈大,俨然一方巨富。
如果他的人生中没有遇上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那么此生也许就这样平庸度过。然而,世间的事情总有太多的巧合,左宗棠居然找到了他。
身为大清“塞防“的代表人物,左宗棠一心想收复新疆。而当时大清国库空虚,有限的军费又大多用之于李鸿章的“海防”。左宗棠无奈之下,只能通过胡雪岩,在西方列强的手中借来巨款,用于行军打仗。
事成之后,不管胡雪岩愿不愿意,他的身上都贴上了左宗棠的印记,虽然得到了红顶商人的荣耀,也同时成了“海防”系打击的对象。
负责“海防”系出手的就是盛宣怀,他的名气也许不如胡雪岩的大,但他办事的能力非同一般,是李鸿章手下极为得力的一员干将。
公元1882年,胡雪岩决定进军蚕丝市场。当时这个市场基本上被洋人所垄断,国人要想涉足一步,谈何容易。而胡雪岩其意却是想将整个市场收回到中国人手里,这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收复新疆的大功,也有胡雪岩一份!也正是这一份功劳,涉及到当时的朝政之争——左宗棠跟李鸿章之争!
在李鸿章的心中:左宗棠之所以如此成功,胡雪岩的鼎立相助是分不开的!既然搞不定左宗棠,可以先拿“马前卒”胡雪岩开刀!于是,李鸿章运用手中的权力,和财力,扶植他人开始跟胡雪岩竞争,到挤兑,再到打压……胡雪岩正是在这样别有用心之人的打压之下,终至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