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情況,一般都認為是飲食過於辛辣導致上火,或是痔瘡發作、肛裂等引起的。不過,便血也是結直腸息肉的症狀之一,出血便血症狀後,一定要引起警惕,切莫把便血當痔瘡來治。記者就了解到一位大便出血一年餘被確診為大腸腺癌的案例。
來自內江的高先生今年36歲,一年多前出現肛門疼痛,大便出血等症狀,但他本人並不是很在意,就這樣拖了一年。一個多月前,他感覺症狀愈發嚴重,才到當地的醫院去檢查,經過指檢,醫生告訴他是痔瘡,給他用了外用藥治療。
用藥之後,症狀並未改善,甚至更加嚴重,高先生慌了,這才決定上成都看看。於是來到四川肛腸醫院,肛腸科專家肖主任給他做了指檢,可高先生感覺疼痛得厲害沒檢查得成,於是又打了局部麻醉做了肛門鏡,這樣才摸到了腫塊,指套上也有暗血。肖主任知道問題嚴重了,又安排高先生做了腸鏡,取組織做了病理檢查,結果顯示:直腸息肉。
得知結果的高先生悔恨不已,後悔一年前身體不適的時候沒有及時到專業肛腸機構做檢查,耽誤了這么長時間。但幸好還是及時發現了,沒有癌症化。高先生現在正在系統治療中。專家表示,如果還是放任不管,或誤作痔瘡醫治,後果將不堪設想。
李先生是高先生的姑父。前段時間大便次數增加,到當地醫院看病,醫生說是腸道濕熱引起的腸炎,給他開了口服中藥,吃藥之後,症狀稍有緩解。聽說高先生查出直腸息肉之後,他才意識到腸道症狀的異常,馬上到四川肛腸醫院檢查,結果查出腸道息肉。目前已安排手術治療。
四川肛腸醫院肛腸科肖主任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近年來,結直腸息肉的患病人數逐年增加,不過,由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患者常把大便改變當成濕熱或消化不良,等到症狀特別明顯,才到醫院就診。直腸息肉誤診率達50%-80%,許多患者因此失去了手術治愈的機會。因此,肖主任提醒,出現以下情況時,就應考慮直腸息肉的可能,及早到醫院排查:
1.腹部持續不適、隱痛、腹脹;
2.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或腹瀉,或者兩者交替出現;
3.便血或黏液便;
4.原因不明的貧血或體重減輕,又或者出現腹部腫塊。
5.結直腸息肉普查:健康與直腸息肉僅“一指之遙”
那么,如何能夠發現早期的直腸息肉呢?在我國,直腸息肉80%以上在距離肛門8厘米以下發生,做結腸鏡檢查發現。另外,高危人群比如有大直腸息肉家族史、拉黏性血便、慢性便秘或腹瀉的人群應做結腸鏡,篩查直腸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