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本来不就是臭的吗?去厕所不都是臭烘烘的吗?这有什么好讨论的?有人可能会这么说,正常大便的确不一定是臭的,但为什么闻到的是臭的,这是有原因的。
怎样通过观察粪便气味来判断你的身体是否健康?
第一,和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有关。肉类、海鲜这些高蛋白食物,发酵后臭味会较大。曾经有个说法,说西方人的便比中国人臭。这有一定道理,因为他们的食物中动物蛋白比例高。甜食、辣味吃多了,伤脾胃产湿热,可以加快食物发酵,容易让便变臭。辛味食物,如洋葱、韭菜、大葱、蒜等也会使粪便变臭。洋葱中硫、氮含量高,吃下去后会在肠道里合成产生硫化氢、氨气。这两样东西是臭味的主要成分。此外,洋葱可以促进肠蠕动,产气,所以吃完后排气较多。
第二,和粪便在肠道存留时间过久有关。肠道菌群失调、便秘,都会让粪便变臭。
第三,和肠道其他疾病有关。如果排除以上因素,大便依然很臭,甚至是恶臭,像烂肉或臭鸡蛋的味道,那就要看看肠道是不是出问题,比如溃疡、息肉、炎症,甚至是肿瘤。当然这些是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医生指出,肠道健康的保养之道,应该注意饮食清淡,少吃有刺激气味的食物,多吃粗粮。
1、便秘、宿便导致排便恶臭
久坐、不爱运动、喝水少、食物过于精细、蔬菜吃少了等,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便秘。另外,衰老、药物、怀孕等都可能引起便秘。便秘为什么“重女轻男” 原因竟是这
便秘,那么粪便呆在肠道内的时间就比较长,经过有害菌分解,长生更多的难闻气味。同时各种臭的气体攒积,排便时就会有恶臭。越是长时间没排便,臭味越大,同时还会引起口臭、脸色苍白、脸上长斑等问题。
改善方法:便秘仅仅依靠药物或润滑剂治疗,治标不治本。最好先查清楚便秘原因,对症治疗,再改善饮食习惯,食物中多添加纤维,改善便秘。
2、肠道疾病
消化不良的时候,排便的总是带有酸味,这是因为食物没有经过完全消化,发酵所产生的酸味。另外,肠道有病,那么肠道内的细菌群会发生紊乱,有害菌滋生更多,分解食物时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所以,排便有恶臭。
不过,肠道疾病不一定全部表现为排便有恶臭,以慢性肠炎为例,可能会导致腹泻甚至是大便失禁,大便中混有粘液、血液。
改善方法:面对肠道疾病引起的排便异常,不能盲目用药,尤其是使用抗生素。最好能够就诊治疗,饮食上少油腻,注意清淡。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
大家在观察大便形状时,一定要注意到临床症状与排便之间的关系,并注意摄入食物和服用药剂可引起大便色形改变的正常情况,切不可大惊小怪。大便一般性观察只是作为及早发现某些疾病的临床参考,需要时一定要做进一步的大便常规、潜血化验检查,方可明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