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多年来为头号癌症杀手,因症状难察觉,不少患者到第3或4期才发现。有香港肿瘤科专科医生表示,肺癌分小细胞肺癌(SCLC)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据最新国际研究发现,将激活自身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细胞的免疫治疗,结合标靶药及化疗,能助第四期患者延长存活期;针对亚洲人常见的EGFR或ALK基因突变型患者疗效亦显著。
香港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李宇聪医生表示,肺癌中约10至15%属小细胞肺癌,80至85%属非小细胞肺癌。而肺癌症状非必然出现及不明显,又或大多于后期才出现,故患者难及早察觉进行治疗;期数愈后存活率愈低,如第四期的患者,肿瘤已扩散至肺部以外的器官,可用的治疗方案有限。
症状未必明显 确诊已后期
他续说,第四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年存活率只有14%、5年为0%;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存活率更低,其分局限期及广布期,前者癌细胞只在一边肺部或胸部同侧的淋巴结,后者肿瘤已扩散至另一边,「即使很早期发现的局限期,癌细胞只存于肺部,5年相对存活率只得20%;若属广布期,5年大跌至2%。但有三分二的小细胞肺患者属广布期。在亚太地区患者中,最常见的肺癌基因突变类型为EGFR基因突变,约4成半肺腺癌患者均被验出属EGFR基因突变、其次则为ALK基因突变。」
肺癌治疗方案为外科切除手术、放射治疗及化疗,现时可以结合免疫治疗、标靶药和化疗组合,延长第四期患者存活期。
李医生说,据IMpower150国际研究拣选1,202名、未接受过化疗的第四期或复发转移性非鳞状细胞癌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结果发现加入免疫治疗的非基因突变型患者,整体存活期中位数延长4.5个月;即使伴随肝转移,整体存活期中位数亦能延长4个月。至于针对具有EGFR或ALK基因突变型的患者,虽接受相关标靶治疗失效,但在第二线治疗加入免疫治疗,存活期亦明显延长。
患者采免疫治疗 扩散受控
任职中学教师、今年44岁何先生(化名)没有吸烟习惯,但2015年确诊患上第2B期肺腺癌,接受右上肺叶切除术再接受4次辅助化疗。翌年出现扩散现象,多处脊柱发现癌细胞,证实属EGFR exon 19 del基因突变,在胸脊处接受放射治疗、注射「补骨针」及进行标靶治疗。
直至去年底,何先生再发现肿瘤转移至颅骨及盆骨,并扩散至肝脏,检验后发现不适合接受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新一代标靶药,于是进行化疗,并结合抗血管增长标靶药及免疫治疗。其后确定骨扩散受控,同时肝脏扩散亦有明显改善。
附:肺癌较常见症状
持续咳嗽、呼吸短促、痰中带血丝或咳血、咳嗽或深呼吸时胸口隐隐作痛或突然剧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声音持续啥呀、疲倦或肺部经常受感染,如有以上不适建议及时接受检查。
内地肿瘤患者和家属选择香港就医切记不可病急乱投医,盲目寻找没有综合治疗肿瘤能力的诊所机构看诊,只会拖延患者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内地肿瘤患者可以参照排名提示选择香港大型正规的肿瘤医院就医,听取专业肿瘤医生的判断和用药建议。
微信:hkwaion 咨询电话:00852-60660160(香港) 免费咨询电话:400-128-2066
香港总部:香港沙田乡事会路138号新城市中央广场1311室
深圳分部: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路国贸商住大厦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