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是痔疮,却查出患有大肠癌。上周,63岁的陈先生因为被“痔疮”折磨了几个月,用药也一直不见好转,于是前来焦作东大肛肠医院就诊,却不曾想被诊断患的是直肠恶性肿瘤。
半年前,陈先生发现自己经常便血,大便时肛门处有肿块脱出。因为一直身体还不错,就以为只是得了痔疮,就自己买了些治痔疮的药。但是半年过去了,病情却一直没有明显好转。上周看到焦作东大肛肠医院有肛肠健康惠诊活动,就趁机报名预约了一个专家号。
经检查,陈先生肛门内可扪及一肿块,质硬、板栗大小,像菜花状,触碰就会出血。陈先生确实是患有混合痔,但专家却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怀疑陈先生不仅是痔疮,可能还患有直肠肛管恶性肿瘤,进一步进行了肿块病理学检查,发现还患有中分化腺癌。
“痔疮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便血,而这恰恰与大肠癌的临床表现相似——大肠癌特别是直肠癌,早期除血便外往往无其他不适。焦作东大肛肠医院李雪庆主任介绍,这是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也应引起注意,肠癌患者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变形。
“因便血这一相似症状,八成的直肠癌患者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李雪庆主任提醒,有便血的病人,无论有没有痔疮,都应定期进行肛肠检查。尤其是“痔疮”患者有大便次数增多,伴有“里急后重”觉,症状长期无明显好转或反复出现便血,应及时排除肠道恶变。
肠癌从增生到晚期,通常要经历10年左右的发展期。越靠近晚期,生存率越低,而早期则高达95%以上。专家建议,40岁以上是大肠癌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肛肠检查。
“其实肛肠疾病确诊很简单,一般检查花个三五分钟就可以,也没有痛苦与不适感,却可能因早检查治疗而多活几十年。”李雪庆主任介绍,超导光电子肛门镜是目前国际上检査肛肠疾病最简单科学的设备,可将肛肠内部深层病灶进行实时采集并显示,患者现场即可看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