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叫《遗愿清单》,有一个身价千万亿的富人,和普通的汽车维修工同时患上了癌症,住进了一家医院,他们俩在病床上等待着即将来临的死亡,临终前回忆自己的一生真的过得快乐吗?
富人一辈子为事业打拼,离过几次婚不缺女人,尽管有钱,但也没有真正的朋友和亲人,所以感到内心空虚。
穷人一辈子抚养三个孩子,为了孩子放弃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省吃俭用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家庭,而自己还有很多遗憾。
他们两个身份地位截然不同,但是在死亡面前却是平等的。
于是二人决定在人生最后的六个月里列下《死亡清单》,为自己活一次,去做这一辈子都觉得遗憾的事。
人生就是这样,知道了自己生命不久的时候,是继续拼下去,还是坐等死亡的来临。我觉得如果判决了一个人死亡的日期,坐着、睡着、干着都是死,应该去干自己觉得遗憾的事。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说不定你的生命不止两年,而是三年五年,或者是十年八年,甚至是一辈子。
人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能降临到这个世界生而为人已经是霞满人生了,在最后二年我会带着父母带着孩子走遍祖国的角角落落,好好看看这个生我养我的祖国!
我应该不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医院里,跟冰冷的医疗器械为伴,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还没有仔细的看完,世界上的其它国家我也还没有看清楚,我要带着生我养我的父母和我生的女儿,爱人一起出发,余留时间再和她们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和她们在一起这份陪伴应该就会填满我整个心房。
人的生命在能预知的情况下还算好的,至少你可以规划,可以按照你喜欢的样子来过完最后的日子,但就怕是飞来横祸,你连准备都没有,那无疑是给亲人留下了最大的痛,所以珍惜生命,因为命不是你一个人的!
两年光景,其实已经很漫长,如果想要去实现夙愿,成功的几率还是蛮大的,即使不成功,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旅程的话,生的意义肯定不是直奔终点,而是在旅行的过程中享受沿途的风景。开车旅行固然省时省力,但还是会有人选择徒步行走,他们不是要急于到达终点,而是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人生也是如此,追求目标、享受过程。
有一次我去拜访客户,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还给儿子炒菜、做饭,这位客户是一个老板,身价上千万,雇个保姆肯定不会是啥难事儿!于是我就很好奇地问,您为啥还让老母亲给您做饭,不让她颐养天年呢?客户笑了笑说她母亲闲不住,喜欢给儿子做饭,看到儿子大口吃饭她很开心,关键是她不干活了,就要生病,所以也就由着母亲劳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