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体出现四种症状就提示有肠息肉,千万别忽视!
肠息肉是非常常见的肠道疾病,为什么肠道内容易长息肉呢?
这是因为肠道是储存粪便的地方,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杂质,这些不好的东西会刺激肠黏膜的异常增生,所以有便秘,肠炎的患者,也更容易出现肠息肉,这是因为粪便在体内滞留太久所致。
肠息肉分为两种类型: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新息肉。
有医学研究表明:95%的肠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的,并且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因此,对于发现肠息肉并且切除,能在最大程度上阻断肠癌的演变之路。
肠息肉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一般在做手术或是肠镜检查中才会被发现,并且肠息肉早期是没有什么明天症状的,十分的狡猾。
即便如此,也不是灭有蛛丝马迹可寻。
当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时,就要注意了。
第一,便血,肠息肉会引起便血,特别是直肠息肉,如果息肉比较大,表面血管丰富,很容易出现糜烂出血。
第二,大便变形,大的肠息肉甚至会堵塞肠腔,引起大便排出困难,大便变形。
第三,大便次数增多,有一部分直肠息肉会引起大便次数增多,这是因为息肉引起的局部刺激。
第四,腹胀,肠息肉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
湛江东大肛肠专家温馨提醒:如果发现以上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必要时做个肠镜检查。
发现肠息肉要切除吗?
切,并且一定要做病理检查。
息肉发展成肠癌虽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短则5年,长则15年,但是如果肠息肉留在体内,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早期的肠癌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便秘、便秘或腹泻交替等不适症状,再到医院去检查,就可能已经是肠癌中期,甚至是晚期,最怕的是已经癌变已经扩散。
肠息肉由于其容易复发的特点,一定要按照医嘱,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并做病理检查,是治疗和预防肠癌的最佳途径。
湛江东大肛肠专家建议: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做一个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在肠癌筛查这一块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