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女性朋友在做完假体隆胸手术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乳房肿胀变形,疼痛难忍,担心自己手术失败。其实造成术后乳房肿胀变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包膜挛缩、血肿、假体破裂等等。另外,术后乳房肿胀变形并不等同于手术失败,但是手术失败后大多数会出现这一症状。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2014年全球乳房整形手术已经高达30万例,假体隆胸后五年,发生包膜挛缩的几率是9%,而十年后可高达12.1%。术后包膜挛缩发生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也让女性朋友对假体隆胸手术产生迷茫或担忧的情绪。
什么是包膜挛缩?
包膜是在假体植入后人体在假体周围产生的一层膜性组织,是人体对异物的一种自然反应,对于限制假体移动、把假体和身体隔离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膜的厚薄和弹性对隆胸手术的手感有着重要作用。对多数求美者来说,包膜本身就很薄,基本不影响手感,如果人体对假体的反应太大,包膜不断增生,就会变得很厚并且压缩假体,使手感变差,这就是包膜挛缩。
隆胸术后Baker分级诊断标准:
Ⅰ级:乳房柔软
Ⅱ级:轻度变硬,可触及乳房假体,但外表不明显
Ⅲ级:中度变硬,易触及乳房假体,并能从外表看出
Ⅳ级:严重变硬,疼痛敏感,假体扭曲
导致包膜挛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花了十几万还是没法避免包膜挛缩?
关于假体隆胸术后并发“包膜挛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求美者甚至很多整形医生,其主要表现为外观畸形、手感硬、疼痛,一般认为和感染、剥离腔隙太小、血肿、假体质量不过关、手术切口选择或者是自身体质有关系。很多求美者因为害怕出现包膜挛缩,便会花十几万购买昂贵的进口假体,但最终还是没逃出包膜挛缩的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1、包膜挛缩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手术无法充分止血,出血很多,医生不敢往中线剥离,假体放置进入无法舒展,导致包膜挛缩。
2、感染。多数学者认为感染也是导致包膜挛缩的主要原因,研究中发现,在挛缩的包膜里发现了以表皮葡萄球菌微生物,但在微生物学阴性的患者中,也有包膜挛缩的产生,所以感染不是导致包膜挛缩的唯一因素。
3、假体表面性状。国内对于光面假体和毛面假体在包膜挛缩的发生,孰好孰坏一直有争议。临床发现,毛面假体的包膜挛缩几率低于光面假体,其原因可能是:使用毛面假体后,包膜胶原的方向是随机的,减少了同一方向上的叠加力,减少了挛缩的动力;在毛面假体周围有大量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吞噬细胞;此外,毛面假体可使微生物孤立,抑制其大量繁殖。
4、切口部位。常见的隆胸切口入路有三种:乳房下皱襞切口、乳晕切口和腋下切口,临床发现,三种切口发生包膜挛缩的几率也有差异,可以直视下、充分止血的方法,可以减少包膜挛缩的产生。
5、置入层次。目前清楚地认识到,把假体置入到腺体下平面是包膜挛缩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从胸大肌下置入,可以使假体和乳腺组织,尤其是带有细菌的乳腺导管隔离。
谁拥有充分止血技术,谁就有发言权
预防包膜挛缩才能保证假体隆胸后的手感
为了预防包膜挛缩的出现,国内外的医生做了很多调查研究,但发现效果不尽如人意:
1、控制感染,在术中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浸泡假体或是冲洗腔隙,可以减少包膜挛缩的产生,但由于碘伏本身就可能增加包膜挛缩的发生率,所以被淘汰。
2、非直接接触技术。考虑到细菌感染和滑石粉对包膜挛缩的影响,采用非直接接触隆乳术,严格控制术中皮肤等可能被细菌污染区域通过术者以及器械间接接触到深部的可能性,但是操作难度比较大。
3、屏障技术。有研究认为,使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可以改变免疫反应,降低包膜挛缩,但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4、术后乳房按摩。有研究认为,术后乳房按摩可以减少包膜挛缩的发生机率,特别适合于圆形假体隆乳术后。可能原因:①乳房按摩通过推动假体,恢复了术中分离腔隙的大小;②由于假体的推动,其表面不易形成包膜或形成的包膜较薄,减少了挛缩机率;③按摩可起到局部加压作用,减少血肿形成的可能,进一步降低了包膜挛缩发生机率。
所以学者认为,隆胸手术中只有充分止血,充分剥离腔隙,才可以把假体完全舒展的置入,从而避免包膜挛缩的出现,并且可以大大降低求美者的痛感。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隆胸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完美改善了传统手术的弊端,那就是由韩啸医生发明的棉花糖丰胸技术。
很多医生甚至女性朋友可以清晰准确的讲出假体隆胸手术的流程与原理,却无法保证手术成功率,因此,女性朋友要擦亮眼睛,选择经验更丰富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