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弟就是靠读书改变了命运,小时候家里穷的吃不饱饭,没有一个亲戚上门,连亲姑姑都要从我们家旁边绕很大的一圈去二伯家,还是邻居说她回娘家了我们才知道她曾经来过,大的弟弟努力的考上了博士,如今在一所大学里带研究生,已是教授级别,小的弟弟也通过努力在北京机关单位工作,还分了一套三居室,把父母也接去一起住,我是通过嫁人也改变了命运,现在我们亲戚都想着办法跟我们联系,还特意跑到北京去看望我父母,所以说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我们家在农村,家里三兄妹。跟大多数农村80后一样,家里都比较穷,而且因为孩子多在同村算是相对差的家庭。可是我们家全村唯一一个三个孩子都上大学的。现在哥哥在铁路投资公司做财务,妹妹在医院做麻醉师,我在一家外资做财务。我们的对象也都是有正式工作的大学生,三家人条件差不多,勉强算是小康家庭吧。参加小学同学会,跟以前的同学比起来我们的日子算是比较没有压力了,这些都是学习带给我们的。
现在很多的孩子动不动就想去自杀,也许是活的太过于娇嫩,父母娇生惯养,所以孩子才会这样无理取闹,但是仔细想一下,是不是因为他们自身体会不到生与死之间的差距,不懂得生与死究竟是代表什么样的概念,从而导致这样的现象发生呢? 甜甜前两天又离家出走了,他对妈妈说,因为你对我没有付出足够的爱,所以我决定去浪迹天涯,是死是活以后都不用你管我了,他还对父母讲,你们这样对我的态度,我真的情愿去死。
听到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认为甜甜对孩子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只是因为孩子不喜欢吃胡萝卜,甜甜的妈妈逼迫孩子吃了几块胡萝卜而已,也正是因为甜甜的妈妈从小没有给孩子灌输生与死的概念,从而让孩子觉得生和死只不过是两个字而已。
01、父母不情愿给孩子上死亡教育课,往往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在中国,死亡是一个非常避讳的名词,尤其是在一些喜庆的日子里,如果有人一不小心谈论到了这个名词,往往需要悔恨一下,呸几下,从而把这个晦气排除,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这个字更是不能够去多提的,仿佛今天一提,明天阎王爷就要把他叫走一样。
1、自身避讳,不敢去面对生死
很多父母之所以也不给孩子上死亡教育课,是因为他们自身对于死这个名词就非常的避讳,他们不仅不允许自身去谈论这个名词,而且对于周围的人谈论这个名词,也非常的忌讳。
所以,由于他们自身都不敢去面对,怎么样能够让孩子去面对这个问题呢?根据研究表明,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思想决定了孩子所处的环境和习惯。
现在的孩子读书几乎都闲苦,安逸的环境让孩子几乎坐享其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体现不出来中华儿女 吃苦的精神了
可是,有些孩子不止输在自己的懒惰上,还有更多的是来自父母长辈的局限性。有些人自己碌碌无为,无法也无力引导孩子,美其名曰自由成长,于是才有一代又一代的复制,想要贫门出贵子哪有那么容易
看什么都没有亲身体会有效果,如果孩子小学毕业,初中阶段能够实地进入苦力体验,高中阶段军事训练,再进入理论学习,效果会更好…没有经历过,只是观念灌输,胜不过孩子的贪玩和无知的。
现在的孩子们的生活太安逸了,从而让他们产生这就是他们以后的生活的错觉。 家长们必须当头棒喝:这是家长给的生活,离开家长的抚养,你拿什么安身立命?
湍急的河流、隐秘的毒蛇、凶猛的野兽,巨大的鸟、张牙舞爪的野猪、长着牙齿的青蛙…… 能不能平安渡过,全看运气。对他们来说,上学,是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