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孩子所处的环境十分重要,因为周围的人和事都会对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孟母一样,她不希望孩子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于是三次迁居,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常常接触优秀的人和事儿,我们自身也会变得优秀。
父母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并以身作则认真阅读书籍,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氛围,在书籍的海洋里,吸取前所未有的知识,探索未知的新奥秘,并且图书馆里的氛围,有利于孩子养成遵守公共秩序和自觉自律的好习惯。
不管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代父母务必要重视环境对娃成长的作用和意义。
这样累了一天,自己不能休息,反而还要哄孩子赶紧睡觉,叫了半天,孩子却在那讲还要再玩一会儿。
而通常孩子口中的一会儿一晃就是一个多小时,气的闺蜜在那命令孩子上床。上床后又要给孩子讲故事,一直陪伴到孩子睡着为止。
然后开始处理没处理完的家庭事务或者工作,天天这样让闺蜜力不从心,几乎都没有完整的睡足七个小时。
其实,想要改掉孩子的这些坏毛病,找到源头才是关键。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一直阻碍家长的帮助和孩子的改变,只有抓住了这些因素,才能将孩子的坏毛病改掉。
想让孩子形成好习惯,就需要从日常生活和行为进行影响,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引导者。
习惯回路存在的意义,习惯回路分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三步,暗示是指通过视觉、空间、时间或者情感等,促使大脑开始自动进入某种状态,然后大脑自动出现即将要应用的行为习惯。
惯常行为是通过身体或者思想、情感等方式来作出行为,而奖赏则是利用某个能让人出现快乐情绪的物体,促使大脑反应是否需要记住这个回路,在未来使用的时候提取出来。
这就好像你想吃蛋糕的时候,脑中开始出现蛋糕的画面,于是开始快速反应蛋糕的获取方式,于是走到厨房,打开冰箱取出。
这一系列动作就来自于大脑的惯常行为,这也是养成习惯的一个重要基础。
做好了习惯回路的养成,就能影响习惯的形成,习惯是强大而脆弱的,很容易养成也容易被击碎。
通常习惯都是在不经意间养成的,而且它能让人出现依赖情绪,从而将其它一些理性等因素放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