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得出,氢原子的半径大约是其原子核的63385倍,按照这个比例,假如我们把原子核放大到一个足球(足球半径约为0.11米)的大小,那么氢原子就是一个半径为6.972公里的巨大球体,而在这个球体里的电子大概就与一颗普通的玻璃弹珠差不多。
由此可知,原子内的空间大得离谱,我们说原子内99.9999%都是空的,都不足以说明原子内部的空旷程度,事实上,我们还应该在小数点后面加上更多的“9”才行。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这么大的空间里会存在什么东西呢?
E-2C预警机正在从航母起飞
“辽宁”舰、“山东”舰由于滑跃方式的限制,暂时缺乏像E-2C那样的固定翼预警机,所以必须依靠强有力的舰载对空雷达来提高预警能力。“辽宁”舰、“山东”舰舰岛前部上方和后部上方共装有4块相控阵雷达天线面板,与052C/D型驱逐舰上的四面阵相控阵雷达天线面板相同。但“辽宁”舰、“山东”舰的天线面板要比驱逐舰上的高得多,因此探测距离也会更远,推测其至少可以探测距离为400千米左右。而且,相控阵雷达的多目标探测和跟踪的能力很强,能有效应对“饱和攻击”,四面阵的布置方式可以实现360度全方位覆盖。
对空雷达要想提高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就需要把天线安装在更高的地方,但舰艇的高度是很有限的,所以就有了舰载预警机的出现。E-2C机载对空雷达向下“俯视”,自然能发现那些借助地球曲率进行低空突防的战机或反舰导弹。我们的国产航母当然也需要E-2C这样的预警机,但中国这样的预警机还在研发之中,而且“辽宁”、“山东”两舰滑跃起飞方式也不利于固定翼预警机的起飞。所以,要想快速获得一定的舰载空中预警能力,只能将雷达装到灵活方便的直升机上。那么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预警效果怎么样呢,从英国的“海王”使用来效果来看,虽然比不上E-2C这样的固定翼预警机,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对“辽宁”舰“山东”舰来讲,直-18仍然不能满足远程探测的需求,这是因为直升机作为预警平台天然上就与固定翼预警机存在着巨大差距。从飞行能力上看,直-18与其他预警直升机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巡航速度不超过270千米小时,海上飞行高度不超过4000,巡逻飞行时距离母舰不超过150千米,滞空时间不超过2.5小时。与之相比,固定翼的E-2C在这些指标上分别是540千米/小时、8800米、370千米—520千米和4.5小时,这还只是搭载平台上的差距,系统的差距更大!例如,E-2C所装的AN/APS-145型雷达能同时跟踪2000多个空中和水面目标,一次雷达扫描可覆盖1250万平方千米的空域,可在650千米外探测到轰炸机,在480千米外探测到战斗机。此外, AN/APS-145型雷达还具有很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3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 AN/UYQ-70增强型战术显控台和计算机外设,向机组人员提供所有彩色战术图像及辅助数据。至于预警距离,前面提到过,E-2C达850千米至1000千米,而直-18只能提供300多千米的预警距离,与卡-31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和E-2C差距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