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不争对错,所以这个社会上才会有那么多人不分是非啊。关乎社会责任的问题,就一定要争出个对错,不能含糊。中国人自古以来提倡中庸,和谐,但有的时候,该亮剑也是要亮剑的,不能以理服人的时候,自然要大耳光子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总结得非常好!但是,人生的坏习惯岂能想改就能改得掉的,除非历经磨难、九死一生、苦尽甘来,方能幡然醒悟、痛改前非!成熟的人生,当然能博得好命运,然而成熟二字说出来容易,想要做到却是非常艰难!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岁月的沉淀,又何谈成熟!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口为祸福之门,很多时候,说话不当,就可能遭来是非,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鲁迅在《立论》中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高高兴兴地办了个满月宴。
前来参加的客人中,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于是,他得到了父母的一番感谢。
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于是,他得到了大家的一番恭维。
古时候,有位著名的棋手。相传,他与人论棋从未输过。
一天,有位客人前来拜访,并问他:“你能看出这个棋盒中有几枚棋子吗?”
棋手想了想,说:“一共361枚,黑子180枚,白子181枚。” 客人听后,得意地拿出手里藏着的一枚棋子,反驳道:“你错了,是360枚,你号称最懂棋,原来也不过如此!”
棋手的学生认为客人是在无理取闹,便和客人争吵起来。而棋手及时制止了弟子,随后,解释道:“明知他是来无理取闹的,我们为什么要理呢?”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做无意义的争论。
正所谓,不与闲人论是非,不与愚人争长短。
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口无遮拦的行为,都对别人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时,也让别人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常说“要谨言慎行”。别因口舌之快,丢了品行,失了人心而不自知。
正所谓,不与闲人论是非,不与愚人争长短。 既是闲人,就别浪费时间与其争论,因为他们最擅长无事生非;既是愚钝,就别试图以理服人,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懂。 倒不如将时间和精力花在自我成长上,当你不去争所谓的对错,自然能以简单平和的心态,过好自己的生活。
同样是讲话,出口如兰会让人心生好感,而口无遮拦则遭人反感。
学会好好说话,戒掉口无遮拦的习惯,才能赢得好人缘,人生也会更顺遂。
一个人生下来,不经历坎坷挫折,能做到这四点吗?可是你想想,有谁是一帆风顺的?有谁在经历坎坷挫折之前,不是你说的那样?如果真有这样的人,他或她应该是佛!再说了,真的做到了,就能长生不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