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明明知道吃健康的食品,才能把体重控制在健康的水平上,却还是热衷于一边吃着炸鸡一边追剧,抱怨体重难减。都知道运动可以让我们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仍然喜欢回家葛优躺,休息日睡到中午起床。工作中只有不断提升技能,才能升职加薪,却还是控制不住上班时间刷淘宝、聊天。
您是我的老师,让我追随了三年! 2016年4月22日,在长治潞州剧院,听您的讲座,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你“帮助3亿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梦想深深打动了我。 我辞掉银行高管,投资十几万,6月11日代理樊登读书会做晋城分会,跟随您的脚步,做一个兼善天下的梦想,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全民阅读活动推广,至今已做了上千场活动,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 同时象我这样做的, 在全球有上万人, 他们开疆拓土,辛勤耕耘, 将樊登读书会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2017年9月27日,我邀请您在晋城文体宫做了3000人的讲座,您在台上讲的太好了,让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感动了无数的人。 当我作为一个市级分会会长、樊登书店店长,与你交流时,我却感受不到你身上的爱,哪怕是有条件的爱,有代价的爱! 当我问您:既然是帮助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就不能像传统生意一样层层压指标,一年一签约,这不是拔苗助长么?一个市长还有个任期呢,我们这做的是教育呀! 你只说了一句:“你可以不干呀,只当一个会员多好。”
我顿时无语,脊背发凉。 再问您:全国300多家樊登书店,2018年如没有补贴,很多将难以为继,可能会大批亏损,倒闭。 你只轻轻说了一句:该关就关了。 就决定了三百家书店后来苦苦支撑的命运。 你的办法很高,一下子开二三百家,只要有一家开得好,就可以说:“为什么别人开樊登书店赚钱,而你不赚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你永远是君子, 这些怀着一腔热血跟着你开书店、干分会的人, 不仅落个赔钱的下场, 还成了道德上的小人。 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你眼里,他们成了刍狗, 成了你试验的小白鼠。 还有,就是天天听你讲书。 你讲的书很有温度, 你做的事,却让人感受不到一点温度。
你卖自己的新书《可复制的领导力》,通知各分会、书店,书7折,限量供货,起订200本,我们相信你就订了。 后来网上询价,发现五折就可以买到, 总部卖给我们的书,比网上还贵两折。 你讲一个组织一定要有清晰明确的规则, 可是对各分会、书店的规则, 却是每年大变,甚至一年三变, 双十一买一送一活动刚完, 又说促销的会员不能算业绩! 为了开拓市场,代理是变着法的卖, 先省市后县区,企业卖完卖个人, 这些人终于帮你打下一片江山, 如今快要享受胜利果实时, 却强行改变规则,大量清理分会, 给我们上了一堂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课! 你讲《反脆弱》,提升反脆弱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做杠铃式配置。
你低成本开发了樊登读书、一书一课、樊登小读者等一个又一个产品。 每出一个产品,就卖一遍代理, 每卖一遍代理,就圈钱无数。 你是利润最大化了, 他们却成了你地里的韮菜, 随时被一遍又一遍收割。 反正中国有的是人, 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圈钱圈人又圈心… 你的反脆弱性越来越强, 可是很多分会、书店, 很多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他们是对人欢笑背人流泪, 一面顶着任务每天拼命推广, 一面心里煎熬冒着随时被踢的风险。 绝大部分的命运只有两种: 干得好是被取消代理,被动关门, 干得不好是亏损倒闭,主动关门。 一将功成万骨枯, 你现在是出场费越来越高, 名气也越来越大, 却不顾无数分会、书店尸横遍野!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 有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后,乡亲们就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 上面刻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不知樊登老师学过没有, 是否记得,还是忘了初心? 也许你的初心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情怀梦想只不过是个幌子。
如今, 你是一边喝着用“井”里的水泡的茶, 一边对他们说: 你也可以不挖井呀! 像我这样喝茶读书,多好! 他们也想过你那样的生活, 所以跟着你,一起追梦, 结果是你幸福着你的幸福, 他们却悲伤着他们的悲伤…… 目前樊登读书会全球约1万渠道, 因为2020年续签政策调整而面临洗牌, 80%的分会(书店)被迫转型…… 这是8000个有梦想、有担当的人, 也是8000个有情怀、有温暖的家, 我们,不当韭菜! 我们,路在何方? 未完待续……敏感就像是放大镜,别人眼里鸡毛蒜皮,到我身上,就成了天崩地裂。
小时候,只要妈妈不开心,就会内疚;
上学后,只需朋友一句话,就会自责;
会因为一个小动物的受伤,哭到不能自己;
也会因为影视剧里一句台词,感动得热泪盈眶。
清楚意识到自己是高敏感者,是在高中。
记得那次和父亲闹了点儿不愉快,他说了一句话:
“孩子,你的过分敏感,让爸爸觉得无所适从,深怕一不小心伤了你。”
这句话给我影响极大,当天晚上,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真的很敏感吗?”
凌晨四点多,我才意识到:因为一句话,自己就能胡思乱想到半夜,可不就是敏感嘛。
一切“异常”的行为都得到了解释:原来我得了高敏感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