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要重新闯闯在线教育这个大风口。
对阿里和淘宝而言,并不陌生。溯源其历史,创始人马云是教师出身,一直致力于投入各类教育事业,2019年其宣布卸任巴巴董事局主席时,也曾表示将回归教育;业务和产品层面,早在2013年阿里就曾推出淘宝同学这一直播工具,打造2B+2C的混合型平台模式,此外,2014年淘宝大学已在线上线下建立起庞大的电商知识库,算是阿里唯一“自研”的教育产品。
生长于中国最大的线上零售平台,淘宝教育最亮眼的成果仍在销售端。据淘宝教育负责人黄磊透露,目前,天猫图书是教材教辅线上销售第一大渠道,当当网排在第二名。虽然用户存在极大需求,但此前教育这一品类散落在淘宝的各个频道中,很难给用户带来整体印象,与之相关联的也几乎是母婴、图书等实体场景,这也导致其影响力始终有限。
疫情客观上为带来流量红利,极大推进行业的普及,淘宝由此开始强化对教育内容的运营。2020年3月,淘宝教育事业部正式成立。该部门与聚划算、淘宝行业、C2M、内容电商等平行,直接向淘宝天猫总裁蒋凡汇报,并于6月22日举办首次招商大会。
按照黄磊的说法,淘宝教育并非从无到有在淘宝和经济体内构筑一个教培产业链条,而是要重新梳理8亿消费者和数亿计商品背后已形成的围绕着知识的供需链路。
为此,淘宝教育将改变以往纯销售窗口的定位,在聚划算和支付宝等公域,为入驻机构提供营销、C2M、金融服务等更多服务;同时在轻课堂小程序等私域,为用户搭建更多学习场景。新模式下,黄磊认为,合作机构应当抛弃过往的定位,从一个有大量线下交互的、科技APP研发机构或传单的派发机构,转型为课程研发商。
淘宝教育的目标也不是挖掘存量,让机构一次性从线下搬到线上,或从自有平台转移到其他平台,而是追求增量挖掘出新的需求。基于此,淘宝教育提出要在未来3年内,为超过1000家头部教育机构每家带来10万名新生,共计1亿新生。
高成本获取流量和客源无疑是教育机构一直以来的痛点,淘宝在这个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同样是流量大户的腾讯、字节跳动、百度也都不容小觑。
在流量获取上,它们优势同样明显,2019年,快手曾发布“教育生态合伙人计划”,并拿出66.6亿流量助力教育类账号在快手平台冷启动。2020年6月,头条系产品合作推出“学浪计划”,为教育创作者补贴百亿流量。
在具体业务模式上,它们并不甘于做引流平台,而选择自研知识产品,其中字节跳动的K12业务如今已颇具规模。
在厮杀激烈的行业背景下,淘宝教育于近期召开“招募1亿新生”发布会,负责人黄磊也接受了36氪的专访,聊了聊淘宝的定位、目标,以及如何备战和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