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付小姐,仅仅半年,就从中度异型增生,到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黏膜内癌。她主诉自己半年来,反复上腹部疼痛腹胀不适,有时出现隐痛,反酸,乏力。半年前诊断为中度异型增生,自己也一直有接受治疗,但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
医生听完后马上安排付小姐进行胃镜检查并取样活检。当天下午检查结果显示贲门下病变、慢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炎。而贲门下粘膜慢性炎、伴腺上皮高级别瘤变,也就是贲门早癌。
虽属早癌,由于发现及时,目前完全可以内镜下切除病变,达到痊愈。目前,由于内镜技术的发展,像这种早癌的内镜下治愈率,几乎接近100%!
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呢?
详细询问付女士后,医生得知:
1、付小姐有一个多年的腰疼毛病,长期、大剂量服用止痛药物--芬必得;
而芬必得属于非甾体抗炎止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它在胃酸条件下直接侵蚀胃粘膜,导致胃粘膜屏障受损,而本身就有胃炎的人长期滥用,无异于雪上加霜,会加重病情,甚至癌变;
2、付小姐半年前并没有进行C14呼气检测,即无法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而在本次治疗中,医生给予付小姐C14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即付小姐病情发展如此之快,幽门螺杆菌感染功不可没。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到胃癌的进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对于有肠化、异型增生的人,必须进行根除治疗,并每年复查。
没有规范治疗,也没有改善生活习惯,最终导致了胃炎的迅速发展。
最后我们对本病例做一个小结:胃病治疗是一场漫长的"保胃战",不仅需要患者相信医生、配合医生治疗,与患者自身,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重油重盐、辛辣刺激饮食、熬夜通宵、压力过大等同样重要。
另外就是无论是较轻的浅表性胃炎、亦或是较重的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在治疗期间和康复后,定期做好胃镜复查和C14呼气检测,监测胃病情况,排除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