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家长是跟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所以除了在康复科、康复医院等康复机构治疗和训练外,日常家庭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时要按照小儿的运动发育顺序,如从头部的控制到翻身、坐起、爬行、站立等顺序先后训练,有步骤的进行康复训练
一、头部控制运动训练
1、仰卧位拉起头部控制训练
患儿取仰卧位,家长轻压住患儿双腿,将患儿拉至半坐位时稍微停止,让患儿头部保持直立,再拉至坐位。
2、坐位头部训练
患儿取床上坐位,家长在支撑患儿双肩的同时左右摇晃,使患儿头部处于不稳定状态,以训练患儿头部的控制。或家长扶患儿腰部用同样的方法做头部控制训练。
二、翻身运动训练
1、仰卧位至俯卧位骨盘控制翻身
患儿仰卧位,家长握住双侧膝关节,屈曲一侧的髋和膝,翻过对侧下肢,使躯干向对侧旋转,从而翻向对侧,向对则相反。注意保护患儿上肢。
2、俯卧位至仰卧位骨盘控制翻身
患儿俯卧位;向右侧翻身,左侧上肢上举,握住双侧膝关节,右侧下肢屈髋屈膝向右侧旋转,带动骨盘及躯干旋转,从而向右侧翻身,向左翻时则相反。
3、巴氏球上翻身训练
将患儿仰卧位在巴氏球上,家长双手扶住患儿双侧肩关节,家长双前臂旋转,使患儿躯干跟着旋转以训练翻身,训练时注意保护患儿安全。
三、坐位运动训练
1、扶腰坐
患儿长坐位或盘坐位,家长双手扶住患儿腰部,使患儿重心左右摇晃,提高患儿坐位平衡,促进患儿坐位能力,也可以在巴氏球上进行扶腰扶髋坐位训练。
2、扭身坐
患儿坐位,下肢处于身体一侧,家长扶住对侧肘关节,使对侧上肢支撑于地面,注意保护患儿上肢;此动作方便患儿进行后期的姿势转换及手部力量、手支撑的训练。
3、坐位平衡板训练
患儿能独坐时就可以在平衡板上训练动态坐位平衡。患儿取长坐位坐于横向或纵向坐于平衡板上,家长缓慢晃动平衡板以训练患儿坐位平衡,注意保护患儿安全。
四、爬行运动训练
爬行是指患儿利用上下肢和躯干在地面进行移动的能力。主要有腹爬、四爬、高爬。
1、腹爬
患儿俯卧位腹部着地,家长扶住一侧下肢膝关节,使髋、膝屈曲,把对侧手向前伸,轻抬肩关节,诱发下肢做出蹬腿动作。
2、四点支撑训练
患儿先进行手支撑训练,家长双手扶住其肘部,使双上肢支撑与地面,也可在巴氏球上训练增加难度;能完成后进行四点位训练;患儿俯卧位,家长用小腿压住患儿双小腿,扶住双侧髋关节,使患儿双手着地,即成为四点位,同时空掌拍打双髋关节以促进感觉输入。
3、四爬
患儿取四点位,家长双手置于双侧大腿,固定大腿与地面垂直,观察患儿双手,若左手上前时则扶右腿上前,反之则相反,即可完成辅助四爬(注意:首先患儿能四点位)
五、站立运动训练
站立是行走的基础,如果小孩不能站立,就不能行走,更好的站立能改善行走后的各种异常姿势。进行站立前要先进行膝立位训练。
1、双膝立位训练
患儿仰卧位,家长用小腿压住患儿双小腿,扶住髋关节时左右摇晃,促进跪立位平衡。
2 、单膝立位训练
用上述方法先进行双膝跪位,完成后把一侧下肢扶出来成单膝跪位,扶住髋关节时可左右摇晃,促进单膝跪位平衡。
3、扶站训练
患儿下肢有足够的能力支撑后再进行站立训练,站立时患儿双足平站在地面,下肢分开8-10cm,家长双手扶住双髋关节做左右晃动,增加立体感觉输入及平衡能力训练。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