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肛肠疾病患者人数急增,当出现便血、大便干燥、便秘等肛肠疾病典型症状时,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将这些症状和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疾病联系起来,这个疾病就是痔疮。但有时我们这样的自诊,却可能带来可怕的后果。
32岁的宋先生近半年来总感觉排便困难,偶尔还大便带血,起初以为是痔疮,并未重视,后来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在医院经肠镜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
昆明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黄主任提醒大家,在临床上的确很多患者的便血、便秘症状都是由痔疮引起。但患者也需警惕,便血、便秘也是大肠癌的主要表现。”
便血、便秘也是大肠癌的主要表现
昆明东大肛肠医院黄主任说,尤其是便血,可以说是大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如果患者细心观察,可发现痔疮便血和肠癌便血有着明显的区别。
痔疮便血,出血部位多发生在肛门附近,血迹呈鲜红色,而且血多附着在大便表面,不与大便相混合;而肠癌便血,是肠腔内肿瘤压迫所致,血迹呈暗红色或果酱色,而且由于大肠位置较高,粪便与血液是混合在一起的。
“同时,便秘也是肠癌的表现之一。”黄主任说,这是因为随着肿瘤的增大使得肠道内的空间变小,会发生梗阻导致便秘。患者常有里急后重之感,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的量却很少,有时也会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情况。而痔疮患者的排便次数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因此,黄主任提醒,突然出现便血,或因长期便秘逐渐出现便血,尤其是40岁以上市民,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肠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这是防治肠癌的关键。
建议:七类人定期肠镜检查,重点筛查肠癌
“肠癌病变自然病史可达5~10年,如能在癌前病变阶段查出,就能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及生存率也可大大提高。”昆明东大肛肠医院黄主任指出,肠癌早期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因此早期筛查意义重大,尤其是大肠癌高危人群。黄主任建议肠癌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重点筛查肠癌。
什么样的人群属于肠癌“高危人群”?黄主任提醒,综合以下有两种或以上情况者属于筛查范围: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
3、直系亲属有肠癌病史;
4、长期有慢性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
5、大便异常,且持续一段时间;
6、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的;
7、曾得过大肠息肉的患者,肠道恶变率更高;
最后,黄主任说,有人认为肠镜检查很痛苦,不愿检查。其实无痛肠镜检查很简单,一次检查只需三五分钟,也没有明显的痛苦与不适感,费用也不贵,而且每年定期检查一次可有效防治肠癌。但要是我们让肠癌发展到晚期,那治疗费用动辄就是几十万,治愈的希望却十分渺茫,所以我们一定要算清楚这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