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曾被称为“中国铜都”,是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典型代表。因铜兴,因铜衰,上世纪末东川铜矿企业破产之后失业率陡增,加之长年开采铜矿,生态破坏山河破碎。当地人形容为,“山河破碎、企业破产、城市破旧、希望破灭”。
记者近日走进东川,过去近20年当地确立“就业是最大民生”的理念,同时修复因采矿而破碎的山河。城镇失业率从40.2%降至8.9%,森林覆盖率由22.7%升至40.55%。
40.2%降至8.9%
东川有近2000多年铜矿开采史,东汉后就为历代王朝提供铸币原料,素有“天南铜都”之称。上世纪五十年代,来自中国各地的工人涌入东川,使这里变得空前热闹,经济快速发展。
上世纪末,东川铜矿经过2000多年开采已经走向枯竭,再加之199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东川矿务局破产倒闭,进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劳动者失业、商店食肆关门……一切接连停止运行。
东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文东介绍,随着东川矿务局的关闭破产,失业人员急剧增多,失业率曾经高达40.2%,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失业率超过9%,这个地方的社会稳定就会成为大问题。”
2004年云南省成立了东川再就业特区,东川人社部门确立下“就业是最大民生”的工作理念。经过多年努力,至2020年底,东川城镇失业率降至8.98%。
在脱贫攻坚中,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区的东川开展了城乡居民基础数据统计、“春风”行动帮助春节后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行动、就近就地就业等行动,最大限度帮助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陈文东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底,东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11283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0%。“就业是东川摆脱贫困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办法。”
22.7%升至40.55%
失业率下降使东川重拾希望的同时,生态修复正在恢复东川破碎山河。
过去,因长期大规模开采铜矿,导致东川小江流域森林因土法开矿、土法炼铜毁之殆尽,加之地处大断裂带,每年雨季泥石俱下,偌大的小江河谷没有一寸安全地方。
“记得有几年,山体滑坡甚至形成了堰塞湖。”东川当地人李自强说:“东川后来得名‘世界泥石流博物馆’。”据统计,2007年东川森林覆盖率仅为22.7%。
为修复破碎河山,近年来,东川出台了《东川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区政府与乡镇(街道)、国有林场签订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守好森林资源红线。
与此同时,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通过中幼林抚育、低产林改造、核桃提质增效等措施,优化林木结构,确保森林蓄积量逐年递增。截至2020年底,东川森林面积达7587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55%,平均每年增长1.89%。
站在东川小江河谷两侧的山坡上,记者看到了这些树,它们成片成片相互连接,或疏或密,疏的地方因树还小,密的地方树大已成林。
李自强说:“这些年,东川人为种树付出了艰辛努力,但还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