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童瑞斌,男,乐清蒲岐镇南门村人,现任重庆市渝中区总商会乐清商会会长、重庆浙江商会常务会长、重庆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乐清市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
从下海捕鱼到北上经商,从在重庆创业到公司年产值上亿元,童瑞斌诠注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的乐商精神。
童瑞斌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在实现社会价值。担任会长的他为重庆市渝中区总商会会员解困解疑,让商会成为在渝乐清人温暖的家。在他的带领下,该商会获得2018-2019年度渝中区首批“四好”商会称号。
他情系乡梓,关心乐清建设发展,积极引导在外乐商回归投资兴业。传承接力,明知未来,他成立青委会,帮助在渝乐清新生代健康成长。
超越自我
敢闯敢拼
你眼中的乐清和乐清人是怎样的?
“乐清是一座历经磨难、创造无限荣光的城市,乐清人是一个永不言败、勇于超越自我的群体。”这是童瑞斌给记者的回答。
55岁的童瑞斌是乐清蒲岐镇南门村人。虽然身在他乡,但他对家乡蒲岐有着深厚的情感。他记得,初中还未毕业时,就跟着父母下海捕鱼的经历。
那时在农村,童瑞斌和其他家庭一样,生活条件不太好,父母生育了6个孩子,他排第五,父母靠下海捕鱼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们抚养成人。
上世纪80年代,敢为人先的温州人率先嗅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商机,童瑞斌大哥也跟着这股春风前往北京做服装生意,而童瑞斌则跟着父母捕鱼,一年赚七八千元,海上的日子简单、平静,却只能勉强饱腹。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回忆刚来重庆的日子,童瑞斌说,重庆市区环境很好,虽然比不上北京的繁华,但心里总觉得这里暗藏无限商机。在山城,饮食偏辣,来自江南的他们,整整用了两三年的时间适应生活。
善创业,更要善创新。在重庆,他从服装生产转变成专柜贴牌零售。“我在重庆百货大楼租了几个专柜,从厂商那里进衣服,在柜台零售。因为专柜的位置佳,没想到第一年生意出奇地好,净赚了10多万元,这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鼓励。”童瑞斌说,来了重庆后,生意很顺利,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诗来形容童瑞斌服装事业的迅猛发展绝不为过。
2009年,他投资5000万元在重庆江北观音桥开设2000平方米的实体店。但那一年秋冬,他并没有一帆风顺,一切准备就绪,童瑞斌满心期待着观音桥实体店开业,可这时店门口的市政道路要维修,店门口被围得进不了一个人。
原本开业的好日子只能一拖再拖,一耽误就是大半年时间,可是货品都已经进到店里卖不出,过季了就很难卖!这半年,他每天都要来店门口看看工程进程,期待着早日恢复交通。
他说,那半年,他损失了1600万元。
“我当时压力很大,一个人扛着,每天都吃不好,食不知味,夜晚更是不能寐,妻子看到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样子,特别心疼,每天鼓励我:我们是重庆的皮草大店,只要咬咬牙,想想办法,坚持下去,等路修好了,一切就会好起来。”
童瑞斌说,妻子、家人、朋友在那时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与帮助,就这样,他一天天熬过去,给自己自信给自己打气。新店开起来后,他把去年秋冬过季的打折销售。
第二年他在货品的选择上更精心、更紧跟时尚潮流,赚了3000万元,把损失挽回。如今,公司从最初的夫妻二人发展到500多人,拥有企划部、营销部等,公司一年营业额达一亿多元,纯利润达3000万元。
情系乡梓
10月,一位在外创业多年的乐清老乡事业没有太大气色,一筹莫展时,童瑞斌雪中送炭,让老乡跟着他做皮草生意,第一期投了500万元的货品支援老乡,这位老乡只出了商场门面的费用,老乡说,童瑞斌给了他希望。
传承接力
童瑞斌有一儿一女,28岁的女儿在日本留学,26岁的儿子从洛杉矶留学回重庆已7年。
“儿子童伟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他现正在接班,想在服装行业做出自己的成绩,我们也很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