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友好即战略伙伴关系的因素,再者是让中国人心里平衡邀请印度仪仗队的产物。印度自二战后一直是俄罗斯稳定的战略伙伴,中俄关系看似紧密,但其俄国人对中国的戒备心理在与日俱增,总是害怕中国全面超越俄罗斯后俄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颜面上过不去,而印度一如既往又是俄罗斯的第一大军火采购方,出于军火利益链的诱惑俄罗斯始终愿意和印度搞好关系,时刻等待印度的军火订单。而中国正渐渐摆脱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逐渐自主研发和更新换代,因为这个塬因才导致中国采购了俄罗斯的一艘登陡气垫船后终止下文。所以俄罗斯先邀请了印度方阵参加阅兵后邀请了中国叁军仪仗队,既平衡了印中两国又为自己阅兵增添了脸面。个人感悟,不喜勿喷。
事实上俄罗斯邀请了的不仅是中国,光来参加阅兵仪式的就有亚美尼亚、印度等13个国家。当然也邀请了五常理事国,但是美、英、法却以疫情为借口,拒绝了俄方的邀请。
这亲疏远近,一目了然。充当世界警察的米国,只知道从别国索取利益。他们吆五喝六,颐指气使的要求别国这样那样,但看看他们是怎幺做的?
中方义无反顾的派出105名的庞大仪仗队。小伙子们个个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划一,口号响亮震彻云霄,这种精神面貌展示了我们的军威,也展现了我们的大国风范。
给世界再一次认识中国的机会。我们能在疫情影响下,快速反应,快速把控,快速恢复经济。我们的仪仗队就像一张精致的名片,熠熠生辉。这就是大国的底蕴。
中国仪仗队的小伙子们个个体态魁梧,精气神饱满。不但迷倒了一众俄罗斯美女,也让俄罗斯人对中国军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阅兵也请了俄罗斯仪仗队,相互邀请对方仪仗队参加主办国的阅兵是国与国之间一种友谊和互信,至少是双方元首的一种高度政治信任。苏联解散以来,基于跟俄罗斯的传统友谊和政治互信,中俄双方都参加过对方阅兵。而且双方都以最高规格给予了对方仪仗队,都是压轴出场!
都知道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这几年很一般。要不是有普京这样的强势人物,有可能俄罗斯都顶不住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
这幺说吧,中国这次过去是完全是给俄罗斯撑场面的,你就看一下,假如这次中国没去,那这次的红场阅兵就跟闹着玩似的;
然后再回答下你,为什幺请中国,给你打个比方,你现在是全球的排名前叁的老大哥,你搞个活动,能请来同样是排名前叁的老大哥,你够不够有排面,够不够有面子;
各国阅兵的方式不同,比如美式阅兵,就是大家很简单的齐步走就好了,看上去有些“随意”但具有游行的形式;英式阅兵就是穿戴着比较古老的军装,用传统的方式行进,也算是英国重视历史。怀旧的一种表现;苏式阅兵和中式阅兵最大的不同就是正步的幅度,苏式阅兵一般幅度很大,让人感觉在用全身力气去踢正步一样,很有气势,中式阅兵是从苏式阅兵升级改造后产生的中国特色的阅兵,正步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很整齐,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