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的父母每天都在担心着孩子的身高,这逢年过节的,和许久不见的表哥表姐的孩子一比。怎么自己的孩子好像矮了很多,这时父母可能就百思不解了,怎么这孩子就一下子被别人拉开了距离。
其实呢,这孩子长高是有季节性的。春季是升发的季节,这其中也包括孩子的升高,世界卫生组织也曾研究证实:这春季(3-5月)身高增长速度是其他季节的2~2.5倍。
那么在春季做好这几点,想不长高都难:
1. 晚饭少吃,防止脾胃负担过重,久了脾胃湿重,湿重会损伤阳气,会困脾引发泄泻;
2. 厥阴风木司天,就是肝气过旺,还会克制脾土运化,适当吃一点酸的东西会克制肝气过旺,如酸梅汤、杨梅;
3. 为了给偏弱的脾胃加点助力,建议每周吃一次大枣小米粥,大枣味甘,入中焦脾土,小米色黄,正是脾胃黄色;
4. 补脾胃莫过于温补,温补莫过于灸法,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胃暖暖的,非常舒服。健脾和胃,改善肝胆疏泄功能,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所以,这个季节艾灸,可以让孩子身高“嗖嗖嗖”往上长!
人体三大长高穴位:
身柱、神阙、滑肉门
1.身柱,顾名思义身体的支柱,属督脉。
日本人对身柱推崇有加,称之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意思就是说灸身柱穴对小儿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早在1938年,日本针灸学家代田文志就曾为长野县的小学生集体灸身柱穴,这些身体虚弱、动辄感冒、消化不良的孩子,一个多月以后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半年之后基本都痊愈了。这事当时在日本引起了轰动,以至于日本很多小学都效法施行。
他在报告中说:“灸过身柱穴之后,不伤风了,食欲增加了,发育也好了,总之,健康状况改善了。所以,虚弱儿童的家长,应该格外注意长期给孩子灸身柱。
2.艾灸神阙,可以调理虚损,虚弱的症状。
对于先天后天不足的孩子,艾灸神阙是非常有效舒适的保健方法。小孩要保持肚脐不要受凉,肚脐受凉会引起腹痛。因为这里是生命的原动力。
古代对于夜尿、神气弱、怕黑、容易受到惊吓的孩子可以将盐放在肚脐里垫上姜片,用艾去灸。但有时候宝妈们会觉得这样很麻烦,那可以试试艾工坊的姜艾直接来灸,也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喔。
还有些拉肚子、便秘、疳积的小孩都可以用灸肚脐的方法。
3.滑肉门穴,属足胃经经脉的穴道。
主要治疗腹胀、呕吐、食欲不振等。孩子不爱吃饭、长不高,艾灸此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小,能不能艾灸?
小孩子艾灸没有岁数的限制,只要有需要,新生儿也可以放心艾灸。《万病回春》就记载“剪脐落地,犹恐脐窍不闭有伤婴儿之真气,随用艾火熏蒸,外固脐蒂之坚牢,内保真气而不漏……壮固根蒂,熏蒸本原,却除百病。”
艾灸方法:
如果宝宝太小,不配合,为了防止宝宝动,可以一个人在孩子的前面转移注意力,另一个人来灸。
将艾条点燃后,放在距穴位皮肤2至3厘米处缓慢施灸。由于宝宝不会准确地反映灼热程度,妈妈可以把手指放在宝宝的背上,同时感受温度,并控制距离,避免宝宝被烫伤,宝宝的皮肤灸至微红即可。
一般每次灸10至15分钟,开始可间日1次,10次以后,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至2次。利用艾工坊温通杯施灸就安全很多,因为杯口到艾柱间有一个安全的距离。对于初次艾灸的孩子,因为看不到明火所以也不会害怕,尝试过陶瓷艾灸器的感受的孩子,一般都会主动或者要求自行艾灸,这对于培养孩子自我动手能力以及自我保健的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家长们可以尝试一下。
给小孩子做艾灸的注意事项:
一、须用高比例艾绒,因为关于艾条,中医中有杂质多伤肌肤,枝梗多损经脉的说法,故幼儿忌用劣质艾;
二、儿童皮肤娇嫩,艾灸时宜行艾条温和灸,时间亦不宜过长(以一个穴位3-8分钟为宜),以免灼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