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入少出多”原则,痛风不攻自破!
痛风这种病,有一个基础,就是血中的尿酸过多,而尿酸又是一种名叫嘌呤的物质,通过氧化代谢形成的。
打个比方吧,人体就像一个尿酸的大仓库,尿酸多了就容易引起痛风。想要预防痛风,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把“仓库”里的尿酸“甩卖”出去,坚持“入的少,出的多”,才能逐步把尿酸降到正常水平,并维持下去。
广州东方类风湿专科许淑萍主任为我们介绍:
如何才能让尿酸“入的少”?
“入的少”指的是少摄入嘌呤。我们常吃的肉类蔬果中都含有嘌呤,主要是避免吃嘌呤含量特别高的食物。
通常来说,水产里海鲜贝壳类、海鱼、鱼籽、鱼皮,嘌呤含量比淡水鱼高;家禽家畜中,动物内脏嘌呤最高,其次是猪、牛、羊肉这些红肉,再次是鸡、鸭、鹅、鸽等飞禽,上面提到的这些肉类都属于中高嘌呤的食物。
说完了肉类,再来看看蔬果。素食相对肉类来说,对痛风人群更友好,但也有一些属于中高嘌呤的蔬果需要注意,比如大家常吃的豆苗、豆芽、红豆、黄豆、绿豆等。那爱吃豆类的人怎么办呢?很简单,可以适当吃一些豆类的加工食品,例如豆腐、豆干。
还有我们所说的部分“山珍”,例如香菇、榛菇、猴头菇、黑木耳、银耳,还有紫菜、海带,别看它们都是素的,但它们的嘌呤含量可不是吃素的,痛风患者要尽量避免食用。
总的来说,不管吃高嘌呤还是中低嘌呤的食物,都要做到“总量控制”,不能选对了却吃太多,最后嘌呤还是飙升,那就白费功夫了。
如何才能让尿酸“出的多”?
第一,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每日2000mL以上)。因为大部分尿酸是通过尿液排出的,所以大量饮水无疑是“出的多”的好方法。
第二,已经发生痛风的患者,单靠管住嘴,确实很难把体内尿酸降下来,所以医生需要借助一些药物,帮助患者降尿酸。具体选哪种药物,要通过医生的综合分析,因此建议患者最好到风湿免疫科咨询专科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
还有一些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配合生活习惯的改善,血清尿酸降到正常范围内,但医生往往不会让患者立即停药,这时候患者就会困惑:我到底还要吃多久的药?
痛风患者的目标,应该是通过规范治疗,把体内的尿酸降到正常水平,且没有痛风的急性发作,方可考虑停药。同时,停药后要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监测血尿酸浓度。
最后,许主任强调,风友们做到以上这些,才能预防痛风,摆脱疾病痛苦,重归健康生活。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