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肝病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会议中就慢性肝炎、重症肝病临床诊疗展开多种形式的深入学术交流,既有旁征博引、丝丝入扣、层层剖析的专题讲座,又有场内场外听众积极热烈的互动点评、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发人深省的辩论和思考。
此次会议由大会共同主席谢青教授致开幕辞并感谢国内外各位远道而来参会的临床医师、专家、教授、学者,为国内广大的肝病科同行奉上这次极具启发性的学术盛宴。
之后谢青教授对慢性肝病导致的肝损伤、肝衰竭等诊疗新进展进行学术报告,表示肝脏虽有强大自身修复功能,但这种修复并不能使肝脏恢复到原来状态,而是在坏死肝细胞的基础上形成的瘢痕,久而久之,慢性肝病由于致病因素不断受损(病毒因素、免疫受损等),瘢痕不断沉积,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出现肝衰竭。但这种损伤大都比较隐蔽,病人很少有明显的不适,大都在检查中被发现,而有些患者发现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的地步。提前预测慢性肝病患者病变几率,对肝病诊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组长茅益民教授就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的需求进行回顾,表明长期用药导致的肝损伤是很常见的,临床中肝病患者中有15%的为药物性肝损伤,而这些药物会使得病情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最终导致死亡,目前对于药物治疗肝病仍然是我国需要探讨的问题,无论是从发病机理、诊疗技术、服药风险都需要进一步研讨。
砥砺十载,初心依旧
目前“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已经成立十年,对此庄辉院士、段钟平教授表示了祝贺并讲话。“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走向国际,在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诊断、治疗、网络建设、指南制定推广等方面做出了举世瞩目成就。
参会的肝病专家李亚磊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表明重症肝病患者治标不治本的时代已经结束,目前新技术的革新,从机体免疫、肝脏微生态环境、疏通肝脏的五大通路、阻断反复进展的肝脏损伤问题等多方位出发,需遵循“源头治肝,循因而治”的治疗原则,测评病情进展周期,阻断并发
此次大会的召开,对于肝病诊治现状,临床诊疗新思维、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并且助力中国肝病治疗的新发展,开启肝病治疗的新篇章。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