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儿女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对于肿瘤的认识久远,早在医书经典《皇帝内经》中就有了一定的记载,其中把肿瘤分为筋瘤、肠瘤、骨瘤、肉疽等,将得病的原因归结为气虚,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说法。
经过历代医家的钻研努力,中医对于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就像宋代医家杨土瀛在他的医书中描写:“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这是中医经书中最早有关肿瘤演变成癌的记载,从此也打开了中医抗癌的大门。泰斗中医院特色肿瘤科室指出,中医在面对肿瘤的病症时,在调理过程中主张内服与外敷相结合,内外夹攻,以消癌瘤。
何谓内服外敷呢?泰斗中医院特色肿瘤科室的主任医师陈沫金教授是这么解释的:因为肿瘤的产生是源于气虚等失衡,内服中药可用于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使用那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有助于纠正体内阴阳失衡的状态,同时还能借此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为后期消除肿瘤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内服的同时外敷峻烈有功的中药材,利用中药偏性来对抗体内的肿瘤,起到“以毒攻毒”的效果,最终化瘤散结。
这种内服外敷的方式,相当于西医中的动脉药物介入和放射线照射相结合,能够应用于局部甚至是整体,同样是为了达到治愈的目的。不仅如此,相对于西医的调治方式,中医药还能在配合手术、放化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术前服用中药,能增强身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服用相应中药,还能减少术后贫血、发热等症状的发生,能促进创口愈合,达到更快恢复健康的效果。
由此可见,中医药在面对肿瘤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调治方面还有着独特的应对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都会成为中医药医治肿瘤的坚实后盾。泰斗中医院特色肿瘤科室陈沫金教授认为,即便现在大多数人对中医调理肿瘤都抱有观望态度,但随着中医呼声的不断壮大,终有一日,中医药必将成为对抗肿瘤的“主力军”。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