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运动量虽不大,但效果却很明显。有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还有人说“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
另外,在网上还流传着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的说法,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个说法表示质疑。那么,真相如何呢?
先来说一说我们的胃。
胃是人体消化道内最膨大的部位,胃内充满了折皱,可以很大范围地扩张,接纳我们吃下的各种海量食物,成年人的胃容量最大可扩大到自身体积的7倍。
胃的扩张性这么大,与胃富含具有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平滑肌有关,而胃平滑肌的张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胃的形状与大小。
一般来说,胃受到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会维持一定范围的张力,不会因为晃几下就松弛了。
此外,胃在腹腔内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胃受到周围小网膜、大网膜、脾胃韧带等结构固定,这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经形成好的,即使成年也不再随意改变。
那,什么是胃下垂呢?
胃正常的位置是在腹腔里面,由于重力的作用胃往下走了,不在正常那个位置了,我们就叫胃下垂。
胃在腹腔里的位置是在上腹部,吃了东西以后,根据吃的量的多少胃是有一定的扩张性,但是如果是空腹的时候胃就已经跑到肚脐了,那这时候它就是胃下垂了。
有的人会出现更严重的现象,就是即使是空腹的时候胃也跑到盆腔里了,那就是严重的胃下垂了。胃下垂最主要症状是饭后的上腹饱胀不适,有的病人可能还有疼痛,个别病人可能还有恶心呕吐。
那么,不少人饭后散步后确实会感到胃不舒服,这是不是就是胃下垂的症状呢?
其实这并不是,胃下垂是个长期的过程,吃完饭不舒服很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来的。
消化不良主要是因为吃饭以后,食物在胃肠里面需要消化吸收,需要血液供应,那这个时候,你又去走路,而血液在腿上又要供应得多,所以相对来说一部分的血液就跑到腿那去了,然后相对胃供血就不好了,供血不好你会觉得胃的蠕动消化功能就会差了,这时候你会觉得肚子不舒服、肚子胀这些症状。
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胃受到神经体液因素的调控,会维持一定范围的张力,不会因为晃动几下就松弛了。不少人并没有做相关检查,只是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就被扣上“胃下垂”的帽子,那什么样的情况会造成胃下垂呢?
特别消瘦的人,年纪比较大的人,而且一顿饭又吃得比较多,散步的时候又走得比较急,这种情况下,如果长以往就可能会引起胃下垂,所以对于这一部分特殊人群应该引起注意。
饭后想做运动,先记住这3个时间!
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走动走动就好,尤其是肠胃功能较差的人。
饭后 1 小时,可以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或者是慢跑。
饭后 2 小时,基本进入食物消化的尾声了,就没啥限制了,想做啥运动就去吧。
虽说饭后运动和胃下垂撇清了关系,但吃饱后立即运动,确实会对影响肠胃蠕动,让人感觉不舒服,所以掌握饭后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就非常重要。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